11月8日,激光雷达头牌厂商Velodyne宣布正式推出128线激光雷达VLS-128,其探测距离相较于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提升一倍,而分辨率(点云密度)则提高了四倍,按64线激光雷达的220万每秒点云数计算,128线每秒出点数将达到880万。而在性能大升级的同时,其体积还相对64线的“大花盆”缩减了70%。
VLS-128的探测距离升级到了200米,仍然以旋转扫描的方式工作,以获得360°的水平环形视场。而其垂直方向的探测视角则为40°,并且采取了中间密集两头稀疏的排列方案,以在关键的探测区域获得更高的垂直角分辨率——0.17°(若均匀排列则为0.31°)。换句话说,就是像素点(点云)更密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配合相关算法,能够在更远的距离就分辨出小型障碍物或者行人。
远距离的识别能力对自动驾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它的话无人车只能在低时速状态下运行。如果能在200米的距离就识别出行人,那么在100公里时速之下,无人车也有超过6秒的时间完成驾驶决策到汽车刹停整个过程。这样高线束的激光雷达将显著提升无人车在高速状态的安全性——目前,在非封闭道路场景下,各个自动驾驶公司的无人车运行速度都未超过50英里。
不过,以传统方式大幅度增加激光雷达线束会造成产品体积的成倍放大,同时也会造成量产难度的极大提升。但从VLS-128的体积缩小了70%、同时准备明年产出样品来看,Velodyne针对两个难题都拿出了解决方案。
其中体积缩小与Velodyne在激光雷达的元器件芯片化上的努力有关。去年12月Velodyne发布了激光雷达发射端的ASIC芯片,将大量分散的元器件整合到一张专用芯片中,大大节省了空间。另外,Velodyne也提出要在今年搞定接收端的芯片化,VLS-128的正式推出或许也得益于这个方向的进展。
激光雷达内部元件的ASIC化对量产也有帮助。多器件整合至一张芯片后可应用成熟的半导体工艺统一大规模生产,减少再将其整合到一块电路板中的中间环节。除此之外,Velodyne也开发出了一整套自动化校准生产工具,用于大规模生产。
此前,Velodyne 128线的激光雷达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悄悄给客户看了样品,现在的版本则更加成熟。明年CES上,VLS-128会正式亮相,到时候还会有更具体的参数公开。而仅从现在的信息来看,Velodyne已经又为激光雷达行业树立起新的标杆了。
不过,标杆归标杆,它离真正应用还尚有一段时日。在Velodyne的规划中,车规级的128线激光雷达要到2021年才会推出。所以,64线的大花盘,在未来数年内仍将是自动驾驶最显著的标志。
另外,对于许多整车厂来说,其眼下的迫切需求仍然是性能适中、价格便宜的激光雷达,以帮助实现L3及以下的自动驾驶功能。因此,战火最激烈的,仍然是低线束(64线以下)的激光雷达如何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