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洲际酒店举办的全球最大Telematics国际论坛,由行业内专家嘉宾分享了精彩的报告。

赵焕: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2018TC论坛的现场,我是天津汽车公关与数字化的副总裁赵焕,欢迎大家来到这里,我们知道今年是TC论坛的第十一届,我自己本人非常荣幸受邀作为今天上午大会发言的嘉宾,作为上午会场的主席,这不是我第一次受邀参加大会,我第一次受邀还是互联网身份,两次不同参会,见证了论坛的发展也见证了行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荣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我来介绍一下上午整个论坛的议题,这次的主题为车联世界、数字运营、出行智能,今天到场的嘉宾来自于车联智能各界的精英,大家一路走来见证了车联网的落地、融合、创新,共同探讨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新的商业模式,今天上午将要进行得是开幕式和精彩的主题演讲以及圆桌讨论,各位领导和嘉宾将会和现场诸位与会人员开展深入的交流与互动,下面让我们首先有请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周士建博士,有请周博士。

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 周士建博士

周士建: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协会中国分会的会长周士建很荣幸参加2018TC汽车互联网大会,也很高兴能与诸多的行业专家朋友们欢聚一堂,相聚在第十一届TC汽车互联网大会现场,我代表TC汽车互联网大会对行业的各位专家和企业代表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向来关心和支持中国汽车互联网汽车产业发展的在座的所有的嘉宾重心感谢,同时也对会议筹备人员精心的准备表示感谢,大会诞生于2008年,第一届大会当时参与的人数是四百多人,随着科技发展、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汽车产业也经过多年转型升级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学术会议,也与时俱进,时至今日大会一路前行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行业越来越广泛,参会人数每年都递增,近年来汽车行业快速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智能制造体系演进,带有鲜明的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特征,TC汽车互联网大会正是在这个变化的行业中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分享、探索的平台,我们十年的坚持十年的沉淀,十年如一为行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我个人也却是实属不易,今年第十一届TC汽车互联网大会作为新十年的开始,在座各位将见证我们对未来新一轮十年汽车产业布局的战略探索和展望,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即可行商业模式,携手雕琢未来汽车产业核心价值发展方向新业界的模式。

我们可以想像汽车是足够网联化、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后,远比汽车更为庞大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生态一定会强大,根据预测2018年中国汽车互联网总的产值是166.9亿美元,到2025年有望上升到2162亿美元,占全球车联网总规模26%,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规模相当可观,非常诱人的庞大蛋糕,不仅隐含了无法估量的汽车,移动互联网生态更是汽车智能网联升级过程中实实在在的机遇,那么多造车势力风起云涌我们众多传统企业也高聚转型旗帜,BAT在车联网领域出现了三国杀,昭告汽车网联时代已经到来,抓住汽车网联化、智能化升级的产业机会,布局目前无法想象的汽车移动、互联网生态,汽车的智能网联将进入下半场的全面推进的时候,5G和V2X如何落地带来什么样变化,智能网联汽车如何构筑新的网络平台,又如何面对车载操作系统,车主到底需要哪种程度的自动驾驶,基于人机交互体验和安全考虑得智能座舱如何改变,人机交换如何完美的融入到时代在线的汽车网联服务中AI技术迅速发展和应用,如何帮助改善和提升车辆使用者用户体验,在汽车智能网联的成绩中,车企应当如何数字化转型,并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做好车主运营、车企应该如何做共享出行服务,基于汽车的移动互联生态到底有多大,带着那么多好奇疑问困惑和憧憬,我们是否准备好了迎接TC互联网大会新的十年,共同来创造中国汽车互联网未来的蓝图,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车联世界、数字运营、出行智能,会议除了有来自大车联网具体嘉宾带来最新趋势以及行业干货的精彩演讲之外,各个环节我们都安排了互动的讨论更是思维碰撞火花事件,相信我们已经是迫不及待的等着下面的结论,本届大会得到了(行业介绍)有一句网红语人生有几多个十年,在这里用也非常应景,经历十年的大浪淘沙的TC汽车互联网大会一路走来,到了今年第十一届,本届大会吸引了无数的汽车互联网跨界行业的资深人士,其中也有很多整车企业以及互联网巨头的代表,与近一百位国内外顶尖的智能网联专家,我们将跟大家一起共度三天时光,这也是我们一年一度十二月的约定,愿TC汽车互联网大会在各位嘉宾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中不断前进,再创辉煌,最后我在这里祝本届汽车互联网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参会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赵焕:谢谢周博士精彩发言,刚才周博士对于我们未来得一个汽车智能互联的市场做了展望,包括对全球的反向非常高屋建瓴,每一次的TC的论坛大家都能感觉得到,相信跟我一样的,我们每次通过这样的论坛我们知道所谓的风口一直未曾止息,我们都会在论坛上有最新鲜的一些资讯的获取,最新的商业模式的感受,以及来自最前沿的科技,接下来有请今天TC大会的第一位主题报告演讲嘉宾,他是来自SBD汽车IT负责人Alex Oyler,他演讲的内容是整车场如何在不同市场中有效部署全球化的车联网服务,有请Alex Oyler先生。

Alex Oyler Head of Car IT

Alex Oyler:感谢邀请我今天来到这里,今天真的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上海,同时也特别感谢我们的TC大会的主办方,能够举办如此精彩的会议,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也有很多的期待的信息分享,感谢我们上海SBD公司邀请我们,我们每次来都很激动,在这里可以看到汽车行业动态的发展,每次来到这里我都会觉得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尤其是我们的电商方面的、技术方面的、汽车等行业方面的每一次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学到,我想再次感谢邀请我来到这里,今天主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的一次构建随处部署的这样概念,这个话题更多来介绍具体的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尤其是我们OEM所面对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面对着什么样的问题尤其网联汽车,网联汽车已经出现在美国本土化趋势,欧洲也是一样我们有具体的网联汽车服务的提供者,中国也是有网联服务提供者,在我们汽车行业尤其我们整个网联汽车服务,其实也在走向全球化和国际化,我们的OEM在成本削减以及规模经济等方面,服务提供方面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所有的都是需要有全局的全球化的角度,我会讲到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全球的OEM如何来中国或者是在中国市场部署我们的网联汽车的服务,包括来自美国的欧洲的厂商或者说是一些服务提供者,他们想进入到中国市场,但是面对着很多的挑战,我们会来讲讲什么样的挑战,第二个角度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的OEM如何走进国际市场,尤其走进欧美的市场。

我们也看到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可以学习到,包括在我们国际层面讲,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包括中国OEM他们的网联汽车服务或者车联网服务进行出口需要什么能力,需要什么样的指南告诉他们如何打造全球的车联网的架构,最后一部分做一个总结,会介绍一下我们全球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样的,更多的是我们娱乐信息系统以及Telematics平台。

我们公司是SBD公司,我们主要是在汽车行业世界领先的技术研发和研究,主要是汽车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我们在全球行业都有世界领先的合作伙伴,同时我们包括OEM一级,还有我们在全球都会有很广泛的一些技术专家的团队,也是有很多深入的经验,来为我们客户更多的打造车联网的一些服务,我们的顾客95%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OEM,有65%的是我们的一些厂商,我们更多的是想要做一些行业中的一些对标,去提供一些咨询的服务,尤其洞察力方面还有技术战略咨询,我们跟OEM以及一级供应商帮助他们在工程方面还有服务方面的一些打造,另外还有这个文件的开发等方面,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进。

我们在英国伦敦有我们的办事处,全球也是会有很多的办事处,我自己在美国的密歇根办公室,另外我们在上海也有我们的办事处,主要是为了来满足和支持我们当地市场的客户,我们的专长更多三个方面,一个是车联网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安全汽车等三个方面,今天更多会给大家介绍这个网联或者车联网这块。

我们在外面也有展台,今天有同事在展台我们也是期待大家能够到展台共同探讨更加深入的话题,一会儿大家可以到我们展台做详细的了解。

今天我们会主要看一下国际的OEM,尤其是美国欧洲的这些OEM,他们的车联网技术还有他们的娱乐信息的车载的服务,如何进入到中国市场,首先我们要看这样的一个平台,比如欧美的OEM,一般来讲会有一个共享的云API,在市场中,如果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软件的架构,API也是不一样汽车的连接服务,服务也是不一样以及合作伙伴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到了这些车联网的服务就必须要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尤其关务关于本地的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我们需要弄清楚,这样的话OEM在做投资之前必须要了解当地的市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我们OEM还有Telematics的这块,也有相应的一些要求,也就是如果说想要提供车联网的服务给中国市场的客户要有很多方面的考虑,有很多令人头痛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有云的Telematics合作伙伴,确保这些合作伙伴在中国有执照或者许可的,如果是没有这样的许可,就没有办法来进行中国市场的这样一个进入,这个也就会涉及到我们的成本,比如说我们是否需要自有的软件等等这些,其实是很多我们需要去考虑得一些问题,尤其在我们要进入到中国市场进行投资的时候需要考虑的,还有一个就是我们需要确保这些投资还有在不同的市场上,这些投资的策略,是符合当地的要求和条件的。

另外对于服务的提供者来讲我们需要有适应性也就是说要有能力适应新的合作伙伴适应中国市场,当然了还有很多的一些好的做法,有些好的例子他们已经成功的进入中国市场。

大多数的主机厂都是希望在他们自己的软件上搭建自己的互联网汽车业务,现在这个行业并不是一直去建立软件,擅长的是做车还有做一些金属质件,现在丰田他们已经建立了质联网部门,希望注重软件开发,希望在云上获得一些知识产权,现在很多在中国已经有推动电动车发展的这样一些计划,所以他们也是希望主机厂能打造自身的开发云平台的能力,我们想到这点,如何赋能服务,包括在车内或者车外的关于车主的一些服务,包括一些订阅整体汽车的寿命和使用周期,现在很多的主机厂也是希望能建立起来他们自己的专有知识产权,能够向外分包他们自己的业务,现在也看到一个全球化,主机厂希望搭建起来一套基础设施,他们希望能在DOK还有KUBKNS希望建立起一个平台,跟全球的其他的云服务的平台对接,包括像阿里云、腾讯云以及百度云等等的,他们希望在他们全球的互联网汽车的基础设施上能提供服务,现在我们知道没有一个单一的策略,没有一个主机厂策略显现出最好的策略,现在我们看到主机厂都是希望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够打造一个他们自己的一个云技术、云能力,能够在不同的本地化市场打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想想在车内发生了什么?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这些信息,远程信息的处理平台,包括会有很多的连接服务,以及云的API,还有包括如何从车里面向云发送数据,再开始进行数据的控制,另外一旦我们也知道有一些网络,包括现在一些一级的供应商也是为主机厂在打造CPU,另外一点就是云API,在这个云API的部署中也是在云平台上一个主要的任务,这当然了是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最大的挑战,云的API其实针对不同的IT的供应商针对不同主机厂,过去在中国市场不是传统上出现的,这就是先很多的主机厂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是意识到,他们必须在中国的市场先克服这个挑战,接下来看一下如何处理远程系统的API,这个对于硬件进行碎片整理的关键,包括对你的供应链进行随便整理的关键,现在我们可以有一个TCU的供应商,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定制其他软件服务,左边有一个车载的一些体验,包括有不同的网关、ECM、车辆接口等等,还有一个软件,软件是云的客户端,能跟云上的API对接的,这个是在后台上的一个API的集成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来跟这个车进行互动。

我们首先在一些专有的解决方案上打造云API,我们看到市场里有几个供应商也是有不同的云的服务商,包括有软件的服务商、IBM他们也是在云的环境中提供一些专用的软件,我们现在看到有其他的一些软件提供商还有设备都是希望能在云的环境上打造一个标准化的一套服务。

包括还有SDK还有数据库,我们看到现在主机厂已经在进行相关方面的部署完成他们在全球的计划,最后我想谈一下信息娱乐设备,这个也是非常动态的,对于互联网来说有他们自己的业务模式,消费者如何与主机厂进行互动,如何认知他们的品牌,现在很多主机厂在欧美我们看到一级供应商他们有同样的运营系统也有同样的软件,现在有一些服务是根据本地化的市场要求来的,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美国会看到,对于音乐流媒体来说可能是SPOTRFIRE是常用的,中国也有需求,合资品牌或者厂商包括有许可授权问题,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供应链与外国完全不一样的,坦白说我们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档案,如何能把它进行忠诚度,或者我们看到整个产业看什么,现在我们看到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忠诚度大于对智能汽车忠诚度,我们看这个圆圈每个人开汽车他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在每天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这里面有一些流动性的考虑,移动性的考虑,从A到B点是怎么样移动的,这个汽车其实是在他们每天的生活方式里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特别的长,因为他们对智能手机会使用的时间更长,因为他们会习惯于智能手机的界面还有如何更灵活的使用手机,我们知道现在人们生活的城市,城市化的进程也是越来越高,水平也是不断的提高,现在这个体验个人来说,昨天早上我去买一杯咖啡,我是在到了两个咖啡店,他们只是接受微信支付,因为我没有微信我就没办法买咖啡我不得不放弃买咖啡念头,现在要看到中国市场的数字化程度真的非常的高,除此之外现在人们不喜欢驾驶,这个驾驶的体验很糟,因为他们觉得难以找到一个停车位,你没有办法酒后驾车或者养成成本太高,现在人用多种多样的移动方式包括滴滴还有公众交通,现在不介意主机厂的品牌带给他们什么样的体验,他们可能也是希望用他们的手机来进行一些操作,所以现在可以看到主机厂预装的一些信息娱乐设备对于消费者来说没那么有用,他们还是喜欢用他们自己的手机。

现在我们针对中国市场谈谈ALIOS,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趋势也是非常棒的趋势,是由阿里巴巴开发的运行系统,他们也是有一个阿里OS是特别为汽车开发的,也是由阿里巴巴还有CEK,阿里巴巴已经把ALIOS操作系统作为核心开源软件,主机厂把第三方服务融入到ALIOS,阿里巴巴现在尝试打造一个生态系统,我们看看阿里巴巴整个价值链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现在ALIOS是一种车内的软件,也是融入到汽车的系统里,我们知道包括有一些导航服务,而且阿里巴巴也在无人驾驶方面做了多努力,阿里巴巴希望能把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导入到汽车内的一种感受,我们也看到了也是让主机厂的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有一点边缘化了,另外一点我们看到谷歌,谷歌现在在跟阿里巴巴做的事情差不多,他们也是希望能够推出一套在智能手机上集成的解决方案,他们也希望把解决方案带到汽车他们做的不是ALIOS,不仅仅针对苹果手机,也针对安卓系统,包括沃尔沃里面这个汽车会支持一些谷歌专有的汽车服务,同时谷歌旗下的Waymo也是做无人驾驶汽车的,等一下更多和大家谈谈,现在对于主机厂有困境,第一个ALIOS和谷歌提供非常棒体验,很多消费者喜欢这种方式方法也习惯用,从主机厂认知来说系统的整合和对接并不是非常的难,这里面有很多的风险,主机厂会失去控制权,因为很难在在第三方平台上打造自己的知识产权,如果想把消费者数据保存在手里也是非常难,同时也会失去控制和分化,同时失去一定收入,因为很难与消费者在每天的时间里互动。

我们现在来进行一个视觉化,这个对主机厂来说意味着什么?当车内的体验已经成为非主机厂品牌体验,比如阿里巴巴或者谷歌的,主机厂做些什么呢?它做的是一些橡胶、材料、金属的事情,但是现在很多消费者根本不在乎在车内享受的品牌体验是什么,他们想从地点A到地点B,可能用的是阿里巴巴或者谷歌的这样一些服务,车内的一些互联服务,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消费者非常注重体验,像ALIOS还有谷歌可以提供很好的体验,他们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还要预测未来发生什么,特别是行业,我们看到行业应该会找到一个合作的方式,特别是在整个的汽车行业我们看到内容的服务商还有服务的提供商他们都是在参与到这个讨论的过程中,他们可能希望能和主机厂共同建立起来一个生态系统,而且希望消费者感知到主机厂品牌体验。

接下来看不同的方面,我们能不能吸取一些教训,学习到一些经验,看一下中国的主机厂是否能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部署互联网汽车业务,有一件事我们现在已经在SBD做了,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战略我们已经找到了到底是过去走过哪些路这样我们可以进行总结,首先一个指导方针我们看到包括消费者的一些软件还有服务的供应商他们已经开始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了。

比如说我们的TUTU生产的系统,讲到到现场的概念,我们要去现地现物的现场的原则,这是丰田生产系统的一个关键的原则,我们需要去当地市场看看他们的目的、条件是什么,或者说这个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我们需要针对这样的一些现地现物的调查,才能够提供一个最好的用户的体验,同时我们也是需要云的平台像阿里云以及腾讯云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需要针对这个市场中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样的话在当地的市场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去打造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再讲到的云的API这点,我们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对于云的API一定要满足市场上的要求,我们可以考虑构建一个新的全局的API,这就需要我们全方位的考虑需要什么样的一些数据要求、服务要求,要考虑到特定市场的情况,我们知道每个市场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包括我们的车的,以及车和云之间交互的方面和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刚刚说到了解到当地市场的环境,包括我们GDPR等一些不同的方面数据分享的要求,包括得到用户的同意才可以进行数据共享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包括我们的数据共享甚至是我们要确保但地的要求和环境,还有功能性方面,需要在一个API里涵盖所有所需要的功能,同时也考虑到我们Telematics的单元以及我们云API相关的一种灵活性,尤其在服务部署的过程中需要体现一种磷火性。

前面也讲到我们云API和TCU的好处,可以缩短我们在全球推出新服务的上市时间,配置可以针对具体市场要求,我们想要进入巴西市场我们在金属架构等方面以及相关的资产方面已经有的,按照当地市场的要求来做一些调整去进行一个部署,可以降低本地化的成本,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信息娱乐方面的讨论,会有针对中国OEM的建议我们要选择一个符合你所在的公司的工程设计能力的一个IVI的操作系统,要有一些风险的评论,不管是做什么样的一些选择其实都会有相应的风险,每个市场的应用和服务都是不同的,没有哪一个平台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市场,包括技术平台以及操作系统,比如QNX还有WIND项目都可以打造定制化的协同,同时还有像我们的一些许可等方面还有LG的这些也是可以用于打造定制化的平台还有ALIOS以及安卓,这些都是第三方的这样一个赋能的一些经验或者说一些平台,我们再回到决策方面要看看有些什么样的考虑,OEM在选择最好的操作系统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方面,首先你要考虑你的功能需求是什么,需要有熟悉的用户体验,还是要比较容易集成或者其他的需求,还包括本地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性等方面的考虑,还有需要有更好的控制或者更大的灵活性,或者我们的汽车项目考虑到相应的包括灵活性以及相关的风险的意识。

我们讲到了OTA是必须要有,我们也做了很多研究,尤其针对我们车联网相关的研究,包括下一代的车联网技术,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还包括新的创收的一些能力,以及你收益流的能力,包括新的特征、功能性部署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的互联网汽车等等应该是要怎么去做,在这张上给大家看的是下一代OTA架构,因为时间有限没办法和大家介绍。

接下来我们想说的是我们不要成为图中显示的情况,不管说在美国或者欧洲,我们会说这个车联网的中国市场是非常巨大包括印度也是有很大的车联网汽车市场,我们不能简单的看市场的一个规模,我们还要看包括成本方面,还有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综合考虑,对于这块可以做这样的概述,比如第一条准则,我们要去到你想要进入的市场到现场了解市场需求,第二个原则要一次构建一个API建立运营的效率的机制,第三个方面个建议就是要有一个真正细致的或者细节性的IVI的策略,这样的话既可以保护您的品牌同时又可以创造好的客户体验,这上面给大家看的是一个理想的全球的车联网的一个车辆的架构,一方面是我们的软件层面的以及我们服务层面的,这些都是需要去一一对应当地市场的一个具体的特点。

最后一部分我们想从SBD的角度说一下,其实我们对这类的项目有很多成功的框架,包括我们有战略的咨询方面,还有定义、执行、概念化、制定等这些每个环节包括我们帮助您针对其他市场进行车联网服务的一个提供,并且在规划过程中有一种敏捷性的规划的能力,这也是我们SBD可提供的服务,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的话可以到我们的展台,在这里我想再次感谢主办方邀请我,也期待后面的三天的非常好的深海之旅,谢谢。

赵焕:谢谢Alex Oyler先生的精彩发言,刚才讲到了很多关于年轻一代用户新的车联网的消费习惯一些生活的场景,还有汽车移动当中的场景,也提到很多年轻用户的痛点以及OEM企业的痛点,接下来我们刚好是OEM的企业这家企业是我的同事,来自于天际汽车的车联网副总裁俞松耀先生,智能移动出行的解决方案,有请。

俞松耀:各位来宾、各位同行、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TC汽车互联网大会,今天我是代表我们天际汽车的张海亮博士发表演讲,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发展的特别快,几年前探讨智能互联和汽车联系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到了今天主机厂或者哪一个车型没有鲜明的智能网联发展,已经落后于整个业界的表现已经缺乏亮点了。

智能网联和汽车产业的紧密结合对赶超世界发展潮流中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是极大利好,中国汽车行业其实是落后世界一流的汽车巨头的,没有那样的积累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窗口,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技术等方向,中国确实发展的非常迅速、成绩显著,我们互联网科技企业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初创企业,无论是数量、质量、实力上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为车联网和车载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另外一个中国汽车产业推进互联网应用最大的优势在于从国家到企业,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于电力能源的应用新能源汽车可以搭载技术能力更强,新能源更高的车机可以搭载更高屏幕、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这都是智能网联特征也是新时代额用户看重和需要的汽车选择条件。

在十一月中旬我们在广州正式发布了天际汽车,天际汽车是定位于探索移动出行之美,探索不同可能的高端科技品牌,我们要打造成为全时净化的全时出行终端,天际蕴含有互联网的基因,我们结合以用户第一思维结合我们互联网快速迭代和净化能力,在我们传统汽车制造行业所积累的研究与科学,我们打造如何对标豪华德系品牌的产品,我们希望深刻洞察用户深刻需求,实力+创新、硬件+软件、速度+品质,为用户打造一个打通线上线下车内车外整个价值链,构建用户出行全维度出行空间,打造一款全球设计、顶尖品质、智能互联的梦想之车。

创新设计精彩不止,如今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崇尚产品颜值,天际致力于打造让用户一见倾心的惊艳产品,我们的设计团队完全与国际化水准构建,核心设计团队成员横跨欧亚,来自德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完美的融合多元的文化,我们的设计副总裁曾主导设计多款保时捷车型,尤其爆款是保时捷918,天际汽车秉承先锋重构美学的设计理念,一方面大量汲取量能型控制,依托层面设计结合,塑造一个豪华品牌的重要的设计元素,另一方面颠覆传统造型束缚,突破创新以都市活力、智慧灵感、跨境融合三大元素融合,实现前瞻性的趋势,我们有不断追求顶级品质的匠心,我们的研发质量、品控核心团队大部分有二十年以上德系车造车经验,已经融入了基因和血液,接下来讲一下我们工厂。

我们在绍兴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过程,具备供应链、销售链条、信息智慧化能力,全面融合PDE、ERTMASS系统,支持客户C2M的个性化定制,无论是制造工艺、生产质量、工厂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我们标准都是对标德系豪华品牌的制造水准,我们有信心把它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高端工厂,把高品质交给我们客户,接下来讲一下智能网联的事,人工智能集合网联技术塑造整个行业,天际汽车打造的IMA数字架构会成为全系列的数字大脑,贯穿硬件、软件、云端、应用四个方面,自主深度定制的系统构成大脑中神经网络,依托高速的百兆以太网可以实现动态高性能传输,用户对智能汽车种种设想,可以通过智能驾驶、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等实现,第四维度源端构成升级,通过大数据把车辆和外维打通,自主学习更加优秀,我们依托身份识别等安全设计,让我们的系统变得更加的安全可靠,忠实于用户,IMA提供的数字化服务紧密围绕用户出行场景,覆盖车辆用车到下车的整个一个场景,将车内车外线上线下场景完全打通。

我们在车载娱乐系统上采用了顶级的硬件高通S820Apre处理器,该处理器具有320G  CLOPS的视频和55K DMIPS高速处理能力,配以百兆以太网构架,为触手可得的流畅体验奠定了硬件基础,AI精灵可以和大家互动营造独特的乐趣,为出行提供了很好的娱乐性性。

FACEID结合蓝牙钥匙可以精准识别用户,根据用户自定义驾驶习惯对车辆的座椅、后视镜、氛围灯、喜欢的CPSP资源联动,每一次上车让每个人都有熟悉的用车环境,ME7有五块大屏,让座舱内每位用户都独享一块高清显示屏带来的互联体验,中控15.6寸超大屏幕让信息交互更加鲜明、瞩目,另外前排从左向右的仪表背景紧密相连,构成长达1.46M的影院级车内空间,同时我们所独创的5+X多屏互动,除了本身的五块屏以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Pad与屏幕互联,只需通过手指轻触屏幕并滑动,屏幕间的内容便可游刃有余的切换。

天际汽车使用了3D技术用更强大的表现体会更强大的功能,让每一个场景都触手可得,让客户更近距离的感受科技的魅力,在智能驾驶方面我们打造了L2.5的智能驾驶系统,硬件方面具备12个超声波雷达、3个超清摄象头、22个视觉雷达,结合我们横向、纵向控制,可以达到一个超过L2.0的自动驾驶系统,比如我们有TGA辅助系统,时速小于60公里的时候,我们车辆可以短时间的进行全自动驾驶、车道保持、车辆转弯、跟送这样的话可以减轻用户的疲劳度,另外通过IPA系统可以遥控泊车,新手用户可以站在车外,通过手机停车。

身处这个时代创变风口,天际希望以全球设计、顶尖品牌的智能互联,引领未来出行科技的发展,以用户定义企业以创新定义未来,毫无疑问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将引领网联汽车高品质发展,天际汽车希望在前行路上所有用户和探索一起探索全新的世界,谢谢TC汽车互联网大会,谢谢大家。

赵焕:下面是茶歇环节。欢迎回来,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精彩演讲的嘉宾是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总师,智能化部部长张永刚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发展趋势,有请张部长。

北汽研究院总师 智能化部部长 张永刚

张永刚: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北京汽车研究院的张永刚,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又聚在平台上,时间过的真快,中国车联网这个圈已经十一年了,以往这十年由于技术的局限等等很多的技术不能实现,今年第十一年也是第二个十年的开启,我发现真的是咱们现在从原来的有主机厂和三大运营商构成的车联网的时代已经进入到有多资源融合的大平台,为广大的用户包括行业提供丰富的车联网的技术和产品。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北汽对车联网和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一个理解和发展思路。

今天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阐述一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中国智能网联的汽车发展战略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的体系架构,车联网的发展趋势包括我们北汽自己的一个发展概况。

大家都知道,传统汽车靠人的眼耳、大脑、手脚操控汽车,过程中人是驾驶主体,随着整个先进的车载传感器包括控制器、执行器终端设备融入到我们车辆装置以后,结合着我们现在的通信技术包括网络技术,把人和相对于人车路网云等智能信息全部集成在一起,使车辆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决策、控制功能,实现了我们更高的节能高效和舒适型,包括逐步替代人的操作过程,整个驾驶过程从我们的传感器系统终端到我们中央决策,到最终的控制执行,逐渐的逐步替代我们现在有人来操作这个环境,让我们对车终端的实体部分有未来更好的技术应用,包括和未来得整个大资源整合空间,这个是SAE对智能驾驶的等级划分,从我们理解来说分为两个大阶段,一个是辅助驾驶阶段一个是自动驾驶阶段,辅助驾驶阶段主要从L0到L3阶段,大量的从无智能的控制系统到有条件的辅助驾驶系统,形成了辅助驾驶,逐渐的摆脱人对眼耳和手脚的这样一个控制来辅助提高人对驾驶过程中的感知过程,L4、L5是我们自动驾驶,行业整个发展过程中大家现在的技术都已经发展到了L2和L3阶段,正在花费很多精力在L4、L5这个阶段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围绕着整个大的阶段发展,不同的国家地区,包括不同的厂商资源也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资源和合作来进行开发这类产品。

从整个世界的汽车技术来看,包括这几个领域,发展的总体思路也都是相通,政府层面进行顶级战略设计,包括大力推进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企业层面跨国企业纷纷加快这方面布局、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对整个的技术逐渐的让它从概念阶段到商品阶段、产业化阶段,美国政府层面基于战略目标输入明确的政策及标准导向,形成了研究开发、测试工作,企业竞争入世,大家形成联盟协作高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整个发展是一个比较落地的过程从整体战略管理、全社会的目标制定到法规的形成,美国2017年推出的自动驾驶法案,将自动驾驶的生产、测试、发布进行了管理,同时整个行业上的车厂核心器件厂家包括资源方、零部件厂商进行整个企业聚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欧盟也是一样,基于战略目标进行设计,欧盟是多国组成的联盟,各国协同推进,自动驾驶的框架是一个项目驱动的模式,比如说像奔驰、宝马、奥迪等等这些大的企业,对这个绿色出行、高效率交通等等这些方面进行阐述,所以说欧洲就实现了基于车联网的1.5清单综合驾驶信息服务,产生整个创新平台从项目联盟的模式出发到产业化到整个创新成果的转化到零部件、系统、整车,整个从产业逻辑链条产生的一个模式。

日本也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层面,从战略规划层开始规划,政府统一规划和统一推进,自动驾驶的框架和咱们国家的口号基本上一致,产学研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它是产业、学术、政府联盟的模式,推动整个上下游过程,加上国家的支持进行自动驾驶的测试等等技术方面的应用,所以是一个既封闭也是一个开放的环境。

中国我觉得也是两个层面,第一个国家高层有明确的指示和批示,各个部委从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到国家智能网联创新的落地等等,整个形成了国家层面对整个发展技术路线图有一个明确而清晰发展,同时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包括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正使汽车和交通产业整个来进行了一个技术上的变革,同时在机遇方面,国家开始对汽车、交通、通信产业融合升级,提出重大机遇,同时对产业下游包括信息安全、交通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涉及国家战略方面也提供大量方面的资源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从而形成了我们六大体系的建设,包括像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的生态体系,包括像路网的设施体系,法规的标准体系,产品的监管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地区像中国市场内,从国家政策层面到企业层面、技术创新的体系架构的搭建这么完整,看出中国的汽车产业,为未来的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大的市场和一个应用空间。

智能网联汽车体系架构看,我们从感知、决策、执行架构,由传感器完成感知层数据采集到云平台计算完成,下到我们执行层面,我们车联网技术结合我们数据流,管端的运营商通道基本上完成数据整个循环链过程,车辆的关键技术不管是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包括控制执行还有人机交互到我们车内的电子架构系统,整个形成了一个车辆本身的关键技术,同时车联网就是我们的端管云系统把车载平台,车和万物互联过程,包括平台和大数据融合技术到基础建设,像地图、定位技术包括信息安全,包括国家层面的标准法规和测试评价的体系,整整的让我们的车从一个传统的移动交通工具,逐渐的开始进入到我们智能的终端,从我们原来自由行驶过程中到我们公路自动驾驶到我们的城区自动驾驶,乃至于未来共享的自动驾驶整个的比较清晰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推进方式开始逐步形成。

同时我们的产业业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主机厂原来只是一个制造中心,大家从产品的概念形成到设计完成到制造,一直到销售形成,逐渐的身份开始转化从传统制造、出行服务提供商的身份转化,主机厂将整个产业链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相应的技术、产品,智能汽车网联采用刚才说的端管云架构,加上通讯平台、云平台将我们车辆在服务过程中给出非常好的更大作用。

同时整车内部看我们网络架构也是越来越复杂,我记得2004年国内自主品牌开始做网络系统的时候,各大主机厂有不同想法和思路,从最早单看网络四、五个节点,发展到现在多路看,乃至FD,乃至以太网模式已经发生了多路高传输速率和多节点的模式,现在国内的自主品牌平均水平也达到了50个节点到60个节点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同时比较高端的合资品牌的节点数也已经过百,整个过程中让我们整个控制网络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复杂,我们搭载的器件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整车架构需要我们网速上提高,应运而生的看FD系统、以太网连接、自动驾驶、控制域的融入到,包括网络安全技术融入到过程中可能有更多这方面技术的融合,不再是单一的汽车技术在这个方面使用,所以说未来的技术空间也是非常大。

功能安全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原来传统汽车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控制,我们可能讲究的是器件的安全,我们的可靠度要怎么提高,我们系统与系统间的匹配度怎么好,随着过程中我们各个器件逐渐向电器化、电动化发展,这个过程中要求各个器件的荣誉设计开始发生很大变化对可靠性、安全性融入到整车架构,包括汽车电子技术必须跨越的门槛,原来对器件使用安全,到功能安全开始进入了。

同时由于我们大量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安全问题对软件安全、硬件安全怎么考虑,我们逐渐把汽车这个产品开始变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和融入网络世界、网络社会,我们的安全怎么解决,威力解决的两大问题一个是数据安全,一个是我们的车辆本身安全,数据安全我们的储量信息包括使用者的数据安全怎么阻止黑客攻击,对客户安全性、重复性这方面要和以往的互联网公司合作方解决车上问题,同时车辆安全,最近这两年特别是好莱坞大片经常可以看到汽车被网络黑客侵入以后,造成很多很壮观的追车、碰车或者天上下汽车雨状况,这都是由于车辆逐渐把车内的网络和互联网结合以后,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以后,由于我们自身技术对这个网络安全的认识不够,包括认识包括网络安全的技术的驾驶不够,造成的很多的开放室或者后门没有关,造成这个问题,我们未来不仅考虑安全,同时我们把网络安全和系统进行开发。

包括到测试评价体验,汽车不再是纯的工业技术产品,可能是消费类产品我们来进行开发和对待,我们对客户的体验我们怎么去打造,在客户需求和使用场景的要求下我们怎么满足它对这个产品的技术的需求,所以有大量的从国家层面,包括国内各个城市区域,包括每一个城市,像北京、顺义、昌平都有开放场地对外开放,同时国家像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也开始这方面的一些标准化制定包括邀约我们主机厂和互联网公司进行这方面场地包括测试方法、测试场景的打造最终我们都是要满足我们对自动驾驶评价的完善,包括制动、交通拥堵辅助、车道保持,能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测试体系,不能说北汽这样做的,其他企业那样做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最终还是要形成标准化和常规化的发展趋势。

整个新的体系架构刚才说了这么多从各个层面发生以后,我们就发现我们的整个新的生态圈也逐渐形成了,由原则我们注重车内和车本身搭载的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到利用行业数据,像云平台、高清地图、通讯网络等等这些大数据平台这些资源,逐渐的开始向使用环境层外延、拓展,那就邀请主机厂怎么以开放的平台和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满足场景的需求和客户的需求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

交通出行模式和整车事业链也发生重大变化,汽车被普通消费者还是国家层面也认为是交通拥堵包括环境污染的社会资源的大占用情况的主要的造成者,我们怎么改变这个环境?对污染、交通拥堵这些问题,可能政策方面只能提出更多的技术方向发展,比如智能化、网联化、自动化、电动化,我们电动车一二类城市也是扩展、应用,质量限行比较被动的模式,能不能利用我们对车辆控制系统和自然应车环境这种改造来进行我们的道路的效率的提高,逐渐的开始来满足消费者,提高用户的体验包括让人在辅助驾驶或者自动驾驶环境下更多的享受我们的娱乐信息,包括对我们车辆新阶段的车辆的性价怎么体验,包括加上我们大量的社会技术环境,V2X、AI、辅助驾驶来解放人的眼、手、脚,整个把一个新的架构发生改变,来解决一些我们原理所存在的问题等等。

整个车联网也逐渐的从我们最初的车厂本身掌控我们的车辆和售后怎么对接,逐渐发展到我们开始进入到车联网稳定期、成熟期,大家都知道,车联网九十年代初就干了,那时候局限于汽车本身的技术和网络通讯的技术只能是一个单通道,最多通过电话、紧急呼叫的模式像当时的丰田、福田这些使用模式,逐渐进入到我们一个传统的车联网的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更注重一些固化的车联网服务,到现在我们的车联网基本上跟智能终端相提并论,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做到智能终端这么丰富、多样化的模式,我们现在已经介入到语音交互更多的应用场景的打造,像语音导航、在线导航、在线音乐、在线电台,未来得车联网可能有更多的资源方加入,把整个市场贡献出来,成为大家共同展示的平体和互联网公司大量的生态资源怎么让人在车内享受,智能终端操作模式和应用模式进入场景打造,大数据和生态链形成让我们车的状态和客户使用的状态逐渐的开放,包括到我们智能驾驶、AI、AOA在我们车内,使我们的车不再是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三空间,逐渐向这方面打造。

我们拿国外、中国车联网发展和资源配置,大家发现现在资源是能对等和匹配,整个功能服务模块边界逐渐模糊化,国外在传统Telematics,他们现在还是以普通的系统,中国定制化车联网应运而生,云管端三大资源怎么整合,到人工智能、科大讯飞、亚马逊、微软技术,国内腾讯、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由原来说的传统车联网从离线导航、人工服务、远程监控逐渐开始怎么思考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提升用户体验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像在线语音、导航、电台不断用丰富的内容解决客户在车上的时间,因为随着车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原来大家一个多小时现在两个多小时,最新统计已经三个多小时,可能是家庭到办公室第三个人的固定待的时间,加上外围大的生态圈车联网的金融、保险服务也逐渐以互联网开始服务我们车型,下一个阶段人工智能时期,我们预计从今年开始,我们利用AI技术与自然语音,我们语音不是叫小生你好,我们的车机告诉我在,提供各种服务,到逐渐我们一上车车就会问,根据每个生活的场景,或者在家里已经设计好的,或者每天上班一开车门第一个问你主人咱们去工作单位或者经常的点等等服务,由被动转化主动,形成高度人性化体验,上车以后车辆状态、人脸识别能不能判断是不是我经常开的,我的座椅姿态、空调温度、整个爱听的娱乐信息全部后台完成,同时使用过程中我们能不能把车辆最终信息让车主第一时间知道,同时这个过程中该加油加油该充电充电,使用过程中有没有野蛮驾驶,有没有不合理的交通状况出现都会告诉我们,让车辆原有、固有的数据,通过我们数据模型、通过AI、大数据分析跟人进行一个比较有生动的交流,逐渐进入AI,功能和应用场景多样化也是我们对未来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柔和让我们的车从大的网络成为一个必要节点,让我们人在使用过程中享受到跟家、办公区、日常智能终端一样的网络服务。

所以说整个新的车联网需求已经非常明确了,我们就多元化、多服务、多方位全面发展,解决社会、社区、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未来这种共享出行的发展,我们从刚才说到的第三空间的打造,整车怎么打造成娱乐、休闲、办公的时间,我们在车上的时间越来越多,通过云平台、蓝牙钥匙等功能实现我们车辆的共享实施监控和预测出行,到物联网和智能相联合,随时随地知道我们想知道的,个性化定制可能成为我们对客户需求满足的一个新的方向,大家讲究互联网千人千面研究客户,汽车也要这样,怎么样更智能反应客户使用车的过程中驾驶行为,纠正不良的驾驶习惯等等,不但人想让车知道,车自身也想让人知道,我们可能是车与车之间的通讯车与物联网通讯打通,包括安全性的认知从数据、车辆安全角度怎么拓展,最重要还是数据,我们这个数据和流量相关,数据和本身生活相关,数据和使用习惯相关,怎么样对数据进行筛选、二次开发可能是未来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对数据应用的重要。

到车的提供到短期的大量服务,后台人工服务或者产业比较固化姿态进入车联网融入到车联网,逐渐到未来车联网全新生态打造,整个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产品逐渐的变为智能网联或者智能互联网社会的一个移动终端,这是一个共享出行的,国家新四化中,通过网联化最容易实现,整个骑车人应该解决国家的问题刚才提到的几类问题来实现车联网共享化转化,提供我们车辆满足社会满足人的需求。2018年也是一个车联网各种合作模式、新模式、新体验爆发的,很多大的公司传统的著名世界品牌也开始进入社会开始以新的模式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提供自己的服务产品。

北汽在智能网联经过两代产品的迭代我们也进入2.0时代,同时集团也开始新的定位,我们提出一个理念我们叫海豚+的加略,第一个是保护,怎么提升驾乘安全为前提,辅助驾驶让车辆尽可能少的发生交通事故,第二个优化驾驶体验,传统汽车靠人的驾驶为主要驾驶体验,逐渐的我们辅助驾驶功能包括车联网智能座舱的体现以后,驾乘体验越来越好,同时解放四肢和大脑,未来大量互联网产品和车内想完成的工作,满足每一个客户每一个人需求,同时推进多维度协调,打造整个生态圈构建。

国内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一个是企业方面,在2018年12月底马上推出我们的绅宝新的D70,最新的语音系统加上驾驶系统,已经达到我们自己定义的1.5时代和马上进入2.0时代,同时电动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这两个方面上进行全面发力,争取在2020年有一个大的想法从智能技术包括智能产品、智能生态、智能交通这个领域到自动驾驶、高清地图平台应用,服务我们在未来整个2022年北京冬奥会包括京雄高速、雄安新区等地方融合进来。

2018年我们怎么把L1、L2技术量产化到L2.5技术,2022年L4升级,过程非常紧凑给我们工作压力很大,我们和行业合作也非常紧密的联系,实实在在的结合中国的交通实际情况和我们互联网资源,打造客户使用的场景和满足客户使用的需求。

同时就是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这个领域我们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到我们的整个互联网资源,到我们的一些新的未来可能产生的技术资源合作,特别是2016年以后,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大家各方面群策群力解决目标,水分越来越少干货越来越多。

我们开发过程中也是基于智能语音、实时导航、网络电台初级功能逐渐开始进入到自己互联品牌2.0时代,开始从大屏、人性化语音、远程控制进行落地,未来协同开发将成为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的结合方式,整个过程中从用户体验、情感体验到人工智能,我们现在重点开始打造我们个性情感化服务,不再是车上有什么功能有客户,我们要了解客户、打动客户、感化他,和我们产品有更高黏度产品,养成他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模式。

过程中还是一个端管云这三个方面我们怎么打造,充分利用我们合作方,打通我们高速网络,我们的管首先打通,对用户数据和车辆数据进行网络化计算和推送,整个过程中我们现在能够把车内的控制、车外控制包括整个我们未来的这块的后端监控包括大数据应用向客户推荐的过程全面打通,这个基础上开始对接口标准化,我们的功能架构开始不断的完善,从我们的介入层到服务于支撑到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的展现,现在可能我们还注重研发体系的建设,我们逐渐的可能要过度到运维体系管理的迭代开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2G已经到4G,明年5G运营模式开始初步尝试和场地内的模拟级的开始打造,我们能不能在2020年把智能网管包括车内车外系统更安全、更高效、更快的服务节奏,打造网络的高速、延时性更低更节能的时代进入到5G车联网时代。

同时我们在整个智能车机的开发过程中是一个实实在在产品,我们智能车机从手机互联开始到真正的5G的智能化人性的模式,整个加上我们网络、移动共享、行车处理等等,打造新的互联网生态,逐步实现多模块的互联互通建立车内娱乐、办公、休闲综合体满足消费者对第三空间的需求,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加强平台和生态的一个建设,加快我们跟互联网公司的合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的走向开放,共同建设我们出行的服务,很多的合作方从流量的运营到远程OTA的升级,到提升用户的体验、共享车辆逐渐开始多屏的,整个屏幕不管前排、后排第三方应用搭载我们车辆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全天候助手,通过整个应用来帮助我们人跟车的交互进行未来车辆融入到物联网时代。

整个技术我们就从智能终端到路由应用到出行数据、人性化服务、合作伙伴在大的范围内不断催生共享出行大概念产生,整个技术领域不再是单个的观念,我们打通出行服务向客户提供更多出行服务的内容和技术,非常感谢大家。

赵焕:感谢张永刚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进行圆桌互动环节,主题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端网云融合的生态平台,有请各位嘉宾上台。

圆桌论坛

周令坤: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德勤管理咨询的汽车行业领导合伙人周令坤,非常荣幸今天我们能够作为第一场的圆桌论坛和各位探讨一下智能互联整个生态的融合,开始问我们嘉宾之前,关于智能互联市场发展什么简单共享几个数字,关于智能互联的汽车运营数量,2017年我手上个数字,中国有2800万台汽车运行智能互联,同样一个年份在美国和欧洲是3100万台和3300万台,如果再往后展望到2025年这个数量会变多大?中国是2.3个亿这么大车的保有量会有智能互联的车辆运营,这个时候是美国和欧洲分别是1.16亿和1.24亿,未来一个很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车会是智能互联的,越来越多的保有的汽车是智能互联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变化,从消费者习惯看,我想给各位分享几个数字,第一个关于90后新车购买的车主,在2017年我们中国市场上看比例占到26%,80后购车比例48%,同样90后在2025年购车比例54%,那个时候80后降到25%,为什么拿这个数字和大家分享,90后在汽车购买偏好里,其中有一个调查,如果有汽车的设计和车内体验有什么不一样,90后和别的年代的比是说90后72%的人选择了考虑车内体验和车辆体验,今天非常荣幸我们请到四位重量级的嘉宾给各位分享一下关于这个主题。

非常感谢能够到今天这样一个论坛,向各位分享,开始之前首先各位介绍一下自己您是谁,来自哪里,以及您对这个智能互联市场的看法,是不是真的融合了对这个生态,宏观上有什么理解可以简单分享一下。

Craig Smith:谢谢,我的名字叫Craig Smith,主要关于我们的汽车安全方面的研究,现在是拜腾的汽车产品安全的高级总监,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更多也把重点放在中国,我们的办事处在南京,我们有研发中心以及我们的智能生产的基地也是在南京,我们有很多的车联网方面的互动,包括网络方面在5G方面很多的方面都是我们的重点,最终希望打造一个更好的用户的体验。还有一个方面是关于在全球这块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全球化的能力,我们也跟不同的标准化的组织和机构来合作,尤其是在安全等等方面、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合作,还有在我们的智能化方面我们知道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一些政策,有不同的一些重点在美国我们也看到了有更多的重点放在安全方面信息安全、汽车安全,可能还有把重点放在车辆的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包括我们全球各地需要在标准等方面实现更多统一。

周令坤:Craig Smith是来自拜腾汽车的资深总监,负责产品安全的,拜腾汽车在中国是新能源造车里非常有颠覆创新的一家企业也非常欢迎Craig Smith能参加今天的论坛,下面请郭总介绍一下。

郭瑾:大家好,我来自华为物联网平台产品部,我们华为致力于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也希望能够为各行各业的伙伴提供我们的技术,提供我们的方案,使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所在的部门重点负责物联网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全云化、分布式、全智能的佛按为行业合作伙伴能够加速它的数字化进行,去年的话我们已经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了我们的车联网平台的一些能力以及我们的一些认知,这次也会有相关的专题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这段时间内做的一些事情,我们的一些想法以及未来得远景,谢谢大家。

周令坤:华为大家都知道这几年代表企业在全球化发展很成功,行业解决方面布局也非常迅猛,接下来一会儿郭总也会分享华为有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今天荣幸邀请到广汽研究院的张总。

张雄:大家上午好,首先进行自我介绍我叫张雄,来自广汽研究院,广汽研究院是广汽集团下我们叫自主产品研发的事业部,目前广汽研究院以整车产品为龙头,带动整个自主产品开发,目前我们负责的领域主要支持四个不同的企业或者相关集团下的单位,第一个广汽传奇,整个车开发由广汽研究院完成的第二个是最新广汽新能源新的公司,有了一个新的品牌发布INS的车,这个从集团战略角度我们也是向互联网企业发展未来整个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第三块是我们现在在新能源领域开发了车现在反哺到合资企业的完善,包括广汽三菱、广汽丰田最近发布的RX4的纯电动,包括广汽三菱的旗帜我们都在接洽,第四领域负责广汽下的企业技术研发这是总体的情况。我们自己负责的智能网联中心主要负责无人驾驶、车联网、传统的电子电器这四个领域,我们在很多场合和大家有分享过,广汽抱着开放的态度与整个行业包括生态合作伙伴,包括物联网相关的合办一起搭建一个开放的生态,最终的目的广汽一直以来强调我们情感化,希望最终给用户提供出行好的享受和体验,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也是一直努力,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合作,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出行场景服务上有更好的成果,谢谢大家。

周令坤:欢迎张总,广汽在自主品牌发展特别扎眼特别迅猛,今年六月份德勤做过中国自主品牌白皮书,我们根据过去三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以及当年的市场占有率和销量三个维度进行对比有三家企业在第一梯队比如长安、吉利、长城,第二梯队里发展特别迅速的就是广汽这边,而且广汽在目前大的背景里,比如开放或者整个汽车行业、合资公司关系也好,广汽应有很强主动权,关于新能源技术已经反哺到合资公司,这方面对自主品牌是非常好的启示,今天除了新能源技术大家支持这个广汽之外,我们更关注智能互联广汽有什么举措,新一代车辆有哪些更吸引人的地方,再次欢迎张总,第四位嘉宾是兴民智通的张总。

张人杰:各位尊敬的朋友大家上午好,TC这个会议蛮有感情的,我第一次在TC演讲在2010年,这个会几乎每年都来,去年开始我代表兴民智通,我叫张人杰,兴民智通这块来讲可能有些朋友会陌生,如果是行业内的朋友应该会了解这是一家转型比较成功的企业,我们最早是一家车轮上市企业应该是典型性生产企业,这两年通过一系列资本并购,我们逐渐变成一个典型性的车联网企业,我们下属的北京95智驾大家不陌生,有15家车厂在我们这儿运营,我们在武汉这家企业叫因太斯特,给三、四十家车厂提供终端设备,同时向很多新能源车厂提供新能源车质量监控平台,现在我们还在做基于车联网大数据分析,以及FOTA包括现在的功能集成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车联网产业集团,这就是我们简单的介绍,谢谢。

周令坤: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接下来有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询问每个嘉宾,根据企业的特征问题不完全一样,第一个问题想问Craig Smith,拜腾汽车大家知道是一家做智能汽车的企业,我们印象最深的这辆车特别大的屏幕非常有颠覆性,除了车的设计感之外,拜腾怎么构建车和消费者之间怎么样一个生态体系,包括说售后市场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是不是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Craig Smith:确实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也做了很多不同的部件,我们主要是注重用户体验刚才你也提到了比如说有一些非常大的屏幕,大概有15英寸大,大概27厘米那么宽,我们确实做了很多设计包括表面我们需要非常多的信息能让用户享受到非常好的体验,比如说把他们平时用在手机上的习惯给他转移到车内,另外一点我们用了很多时间开发安全性的设备,再把他们呈现给工程师,通常工程师做好了事情安全性的设备再去加进去,我们在拜腾先由安全团队设计出来,工程师再把它实现,这就是一个不同的逻辑,我们还做了其他的事情能做出一些保证,能够保证环境非常的安全,当这个车不再互联的时候不再连接的时候,还是保证安全性。

周令坤:除了数字化强调比较多是智能设备,与此同时提到比较多是安全性,因为屏幕很大,从工程角度来从数据角度里怎么做到安全,这也是拜腾最关注的,华为刚才郭总提到说,华为是我们有很多物联网的技术,我们今天谈智能互联这个话题,华为作为一家技术公司怎么样协助整车公司重塑它的业务,打造人车合一的网联服务体系和生态,华为整体上有什么样的整体方案,除了物联网之外,郭总给大家讲一下,华为到底希望在智能互联给整车厂什么支持。

郭瑾:谈到物联网谈到车联网或者车路网人协同,可以从三个方面,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一个场景,时间上物联网时代大家都面临非常大痛点就是碎片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通讯技术有不同的智能终端,这些智能终端如何能有效的协同起来真正的把它们打通,真正的让它们在云端、虚拟化的世界里形成一个数字画像让他们协同起来,这个协同二字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这块华为治理一与从端侧提供芯片技术,在管侧提供全方位的网络,包括当前已经流行起来的NBLT的技术和跟车非常相关的5G技术,这块是我们华为的一个核心,云侧除了智能网联平台以外、云平台以外,我们今年也推出了MOLDX,我们可以提供更高效的算例平台,从端管云三个维度解决时间的维度,如何由碎片化到协同高效这块组织起来。

另外一个空间维度,什么概念呢?在我的理解看来因为车是移动出行服务的单元,这个单元要在每个城市甚至是世界的各个角落能够把它提供一致性的服务,华为全球有170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服务,已经有手机的4亿用户可以作为这样一个人与车互动的非常好的用户基数,同时我们在全球大概已经有几十个云服务的中心,这几十个云服务中心可以提供无差异化的,用户无感知协同体验,这块是我们认为空间上的协同。

最后一个就是场景,场景说到大其实很大,万物互联数字化世界、智能化世界,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可能都会被连接说到小对于车本身而言应该来讲我们要构建智能的车和聪明的路,把智能的车和聪明的路还有家庭的场景互联起来,这是我们希望可以做的一点,我们也在路上前进。

周令坤:谢谢郭总,我们对华为可以更完整的理解一下整体不具有哪些技术方案指导我们智能互联话题,下面是广汽张总,我们知道下面有很多合资公司有广丰、广本、广汽三菱、广飞克,国外都有不错的智能互联和设计,国内新能源做的不错,智能互联也有很多尝试,做了很多积累和前沿研究,现在一个问题问您,在车路协同大背景下,做整车厂智能互联平台的定位和发展是怎么考虑得,广汽打算怎么做这样一个平台和发展?

张雄:这个问题也很大我只是阐述广汽对这个自动网联发展不同阶段我们该做的事情,首先过去的时代,在最早的车联网发展第一个阶段,大家都知道我们走的很早,2013年推出第一代智能系统,通过手机APP实现人和车互动,整个企业和传统TSP服务商玩车联网,这个时期已经过去,慢慢到第二个阶段开始互联网公司加入这个阵营,这个阶段还是车联网,无人驾驶从我们角度,真正的无人驾驶哪怕是人机共驾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现在聚焦在车联网的目标,我们强调是提供情感化的服务,通过的过程还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整个汽车像刚才郭总讲的,希望把车做的更智能,能够理解人的想法,这是我们目前的想法,这个阶段我们布局为了实现与人工智能包括云端的高效的沟通,这个阶段和第一阶段玩法有变化,目前我们自己搭建也是云管端系统,首先车上说,我们现在重点打造自己的一个车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才是我们未来得核心,如果实现人工智能,去了解用户,通过大数据分析之后得到人工智能东西再推送给用户,给用户提供服务,这个车载操作系统一定是核心,我们重点做车载操作系统的开发。

另外在通讯领域我们跟其他都是服务,这个方面我们只是集成了通讯的模块做TBOX开发实现连通,另外一个在云端,云端已经搭建自己的车联网平台也是混合的架构,能够实现车身本身,我们现在打通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整个链路和整车原来的链状在车企内部打通,通过云平台实现和外部内容服务提供商包括互联网企业进行一个打通,希望通过这方面以及人工智能的企业进行打通,实现整个云端的沟通,这是从我们角度给未来移动出行A点到B点,实际我们角度一旦发展第三个阶段到无人驾驶这个阶段,我们提供的东西应该更多,未来我们也是一样,从我们角度车端我们会实现感知,只是进行感知的融合,更多的模型训练算法包括智能学习都是在云端,这也是威力无人驾驶的尝试,真正到了无人驾驶或者目前的阶段,我们的目标好比看一场电影,我相信每个人都在讲车的工具特性从目前角度来说实现A点到B点的通勤,大家都是这么说的从我们整车企业角度,好比看个电影,我相信每个人走进电影院不会只想看开头和结局,因为这中间有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是希望在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未来在智能网联生态布局里给用户提供像看电影一样整个场景都是连贯的,而且能够给你提供你想要进这个车的欲望,这些服务打通贯穿,这是我们对未来场景的想法,我简单的一些分享。

周令坤:我有一个补充问题,过去一年多广汽也对外宣布不少和BAT方面合作,这方面有没有可以说的内容?

张雄:这个怎么说,广汽不管作原来整车开发还是对外合作我们一直强调开发合作态度是我们广汽坚持,除了跟BAT,跟华为这边也有很强战略合作,我们是想要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我们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和合作伙伴强调,我们在这里面最终希望让用户选择他所要提供的服务,目前我们跟阿里的高德,高德目前大家都公认在车机导航这块是最强的,生态服务我们跟腾讯合作这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另外在无人驾驶的比如高精定位这方面我们跟百度合作,广汽在现在包括未来也是一个开放合作态度希望跟大家一起,不希望我们谁跟谁绑定,最终目的是给用户提供当下最好的服务,也是这么一个心态,也还比较好,我们各个伙伴也是比较支持我们,这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周令坤:我们很期待有这样的新品能早一点上市,刚才张总介绍兴民智通也提到兴民智通所能提供的智能互联产品服务非常广泛,基本可以覆盖从终端到平台,从大数据大FOT的智能网联布局,我想我们谈到智能网联发展的时候或者是车辆的发展,一般会提到发展的路径和阶段,一般我们理解是说发展阶段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车联网可能就是一个配置,相当于多了一个高配加点钱贵一点,到后面会成为一个途径,这个途径和消费者做沟通,做进一步挖掘的,第三个通道是可以以消费者为核心挖掘更多的服务,第四个阶段我们认为是有条件做到以数据为资产的状态,想问关于车联网发展之后或者智能互联发展之后,数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企业都有一个梦想叫数据货币化或者数据变现,数据发觉价值,这个是从理念和大家意愿里都很朴素的想法,真的如何做,我下面想问一下张总,站在兴民智通这边您有什么方案和方法帮助整车厂激活数据,创造更多的增值服务,这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张人杰:周总问题特别好涉及到激活数据,激活数据本质就是实现数据价值,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数据变现的理念,实际上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非常困难,困难的原因在哪里?实际上是我们对数据流向分析不够,接下来可以通过数据的流向来分析数据价值可能产生的一些点,比如说一开始数据怎么样要进来,数据采集,过去的话如果是单纯的车联网我们采集的数据主要是车主的信息、车辆的信息,到了智能网联的时代比如说V2X进来,我们要加入一叫协同驾驶的数据,到了自动驾驶时代我们有各种的传感器的数据,所以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数据的量越来越大,数据采集段可能产生机会,比如终端设备TBOX采集的车辆数据为主,我们车联网运营采集的是车主的数据为主,自动驾驶可能通过各种的感知设备、传感器设备来获得的是环境的数据,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数据终端这层大家可以得到产生价值的点,通过销售终端。

第二个阶段怎么存储数据,我们数据拿到了要存储,存储就有分布式数据库有云端存储你提供数据库服务、云端存储服务可以产生价值,存储了以后还不够,大家知道存储这个过程实际上有一个数据转换的过程,我们现在车主的数据、车辆的数据是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有两个非常典型的特征,第一个就是它的属性,第二个Y6,属性有值很容易存储到库里,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现在的像自动驾驶阶段、智能网联阶段它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很多是视频、图象、声音,怎么样把这样的数据变成结构化数据,这个点上也是可以产生价值的,正因为我们要做数据的转换,大家想想怎么做转换?数据标注,数据标注又造就一个产业,在河南人力比较密集的城市专门做数据标注,为所有大数据服务提供原料,数据标注也是产生价值的点,再往后走如果数据已经处理好了是不是分析?大数据分析这块来讲它的目的是以可视化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一种可遵循的数据规律,这个地方就是数据分析的价值,再往后走可能涉及到数据拿来做什么,刚才我们说的都是处理的过程,数据怎么用比如说我们可以提供数据搜索,过去像百度、谷歌他们提供的是一种内容搜索的服务,但是再往后走我觉得更多的来讲应该是数据的搜索、数据的API,拿到这些数据以后要让用户通过一系列的接口反问他,正因为有了数据API我们又可以往下一个产业发展就是数据的应用,这些数据光有了API还不够,什么样的API可以开发什么样应用?数据一定要与行业接轨,我如果做二手车我需要的数据一定是二手车相关数据,我需要对电池做回收处理一定和电池的健康度相关的数据,每一种数据最终会对应一种或者N种应用,只有数据能应用才有价值,现在我们整个行业中大家在探索的怎么样和行业关联起来,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点原因很简单,我们可能是汽车行业比较懂,我们吹牛一点说自己是专家,如果跨开这个行业我们到了其他的行业我们其实是不懂的,所以我们很难把我们这个数据成功的应用大其他的行业,接下来对于我们来讲最多要考虑得就是怎么样把我们的数据和我们的延伸产业它的关联性找到,就有可能激活数据产生数据的价值,因为数据本身没有价值,数据的价值在于什么?我觉得用一个词最合理就叫回归,数据回归才有价值,数据从那里来回哪里去,数据做什么产业?最后数据可以反哺这个企业,比如说拿到这个数据帮助车厂研发,你的车就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效率,可以反哺车主让车主人机交互变得更有意义体验更加好,我们现在说云网车的融合,其实就是我们在网络运营里说的云网2.0,指的就是云+网+物,这个地方云+网+车,我们的车实际上目的就是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态,智能的车、有体验的网、有服务的云,构建我们完整的一套生态体系,但是这个都不够,最重要的在这里面把刚才说的数据提炼出来最后做到价值的回归。

周令坤:谢谢张总的分享,我们都希望有这一天早点到来,通过数据交换打造一个有数据交换环境的生态体系,这样对企业来说无论站在什么位置多有可能创造更多的盈收空间,下一个问题Craig Smith,我第一次看到拜腾的企业在去年的CES,非常惊艳,它的屏幕非常大超出想象很有颠覆性,当时我就想说能够支撑这个屏幕的背后是什么?数据,同样是说我给Craig Smith的问题也是关于数据,拜腾这边为了创造更好的服务的价值拜腾会怎么样使用这些搜集起来的数据,无论是车的数据、人的数据还是来自周边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的数据,拜腾会怎么使用这些数据,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

Craig Smith:好的,确实有很多海量的一些数据,我们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如何来使用这些数据,其实也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一个方面是用户的数据,每一个用户每个车辆都是会有大量的数据,包括各个方面的一些数据就像我们移动手机上能体现到的个人数据一样方方面面,对用户的数据我们需要一方面保护好这些数据,另外我们也有一些规范化的一些数据保护的流程,同时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努力包括API的一些设置,以及我们的环境研究方面我们要确保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处理的,比如知道这些数据哪些人可以访问的,所有的这些从安全的角度来讲都还有很多的挑战性,比如说哪一部分的数据是我们的用户可以来控制的,或者说我们的用户哪些数据可以提供的,还有比如说是驾驶的过程中的一些数据,还有我们的通信的这样一些数据,涉及到第三方的数据还包括一些环境的研究数据,通用的数据,其实在拜腾我们也有大量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要做到数据的分析不止要有分析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也需要有合作,我们有同样的一些共同的理念的这些人来进行合作进行数据的转化和处理,还有我们说到海量的数据,其实包括说大的屏幕,我们其实也是在背后有大量的数据在支撑来确保我们的车联网的互联互通,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数据的转化,还有在相关的一些安全的解决方案方面,还有说这个车辆本身跟网络之间的连接有很多的环节我们都是希望能够就更多的更好使用这些数据,包括在高速的数据的传输等方面的能力的打造,还有一个就是说数据的一些使用、数据的保护,都是我们需要确保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以一直关注的,或者说是我们的车卖给另外一个人,这个车相关的数据的转换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跟进的。

周令坤:作为汽车安全的专家,刚才已经提到一点既然有这么多数据,怎么看待未来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或者潜在风险安全问题,拜腾对于消费者数据保护有没有举措和思路?

Craig Smith:我们有不同的方法,首先能有一个部署,这个对我们来说非常简单的,因为我们现在在全球都有一定的经验,而且也有一些全球的标准存在,只是我们要看一下不同国家的不同规定,现在我们有一些设备能够提供很好的安全性,包括有数据加密,包括有两个部件之间的在互联网级别的一个高速的对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做了很多基于互联网的互联还有通讯,包括通过网络让数据上传到云端,我们还是有数据盒子,人的一些信息可以去分享包括在数据盒子里也有一些加密,也可以有一些匿名的设备可以把一些人的个人信息提取出来,有一些机密性的信息可以保密,有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可以分享,比如说有些人说我愿意分享上周的一些用车的信息,当然了里面还包括一些个人信息,我们通常都会问车主愿不愿意分享,所以我们有不同的设备,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信息。

周令坤:拜腾汽车不但很炫很酷,听表述里也非常安全,我们也很期待这款早点上市,谢谢您的分享,问题回到您这边,华为是提供很多智能互联背后很多技术,其中有一个关于物联网技术您是这方面专家,作为底层技术关于物联网技术走向、平台方向,未来走向何方?

郭瑾:我想接着刚才张雄总讲的,我们在车上提供什么,提供哪些技术能够支撑到车企甚至支撑到政府或者其他企业,华为致力于提供高效的芯片,提供车内车载计算的平台,在网络提供高效全覆盖、全场景的网联技术在平台这侧我们提供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能够支撑到除了车企之外的其他行业,刚才提到数据不止是API,要在行业里使能,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我们在车企行当里现在已经在全球构建了可以说是单企业最大的全球互联的全云化互联网企业,日活用户个百万,下一个度就可能上千万,背后带来的点本身在座各位我们可以下来探讨,我想讲的核心是在百万级或者千万级的用户基础上,他们提供的单点的体验是否是一直的,答案一定不是,一定是不同的,如何构建差异化的服务这点实际上是由端侧,无论是芯片还是TBOX还是MDC侧的设备或者传感器设备、ADX设备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以及云端技术的协同,这三者进行一个有机的整合,这个整合二字是我们致力于的非常重要的方向,如何整合好这些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协同,提供每个用户差异化的体验,是我们想做的技术的金刚钻。

其二,一旦汽车和其他的产品和服务互联互通起来以后,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标准化,华为在全球包括国内非常多的知名的标准化的企业尤其是以5G为代表的企业,包括车企熟知的几大标准化企业都是成员甚至是主席的职位、技术主席的职位,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从人联网时代开始就非常重视互联互通和标准化,只有当互联互通和标准化这件事落到实处之后大家才有可能用同样的语言或者用翻译器来形成有效的翻译,这个翻译二字跟我刚才讲的垂直整合二字一样非常重要,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通过我们对于标准的节奏的把握和判断,能有效的进行翻译,这样的话使得不同的行业真正能够说起话来,通话二字在物联网时代更重要。

第三个想分享的是除了平常提到的2B、2C这两个维度刚才讲到在车企我们如何支撑他,在2C我们已经有全球的四亿手机用户,这块已经有体验,我们把两块连通起来这个是我们可以去尝试帮大家做到的一点,还有就是2G,对政府,其实在国内有百万级的交通路口,千万级摄象头,我们天眼系统都是非常发达,这些信息就像刚才张总讲的,结构化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没有从政府那里把能量释放出来,我们基于统一的云服务、物联网平台不光在服务车企,也不是说仅仅服务于消费者,我们也寨服务于政府,让政府能够更有效的把他们的信息道路信息分享出来,分享出来以后形成标准化的交换,实现翻译,这个翻译的协同把信息能量释放出来这些工作是我们希望帮助大家来使能的,这个就是我想给大家分享的。

周令坤:谢谢郭总分享,我们很期待华为早一点把这个服务做好,接下来广汽张总,您是研究院所以对产品研发和体验的提升有很深理解,我们谈到车、网各方面融合之后整个生态,您的观点对于体验的提升和潜在的安全性有什么样的见解,作为研究人员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地方?

张雄:我们现在说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第一个最大的观念不同不管对车联网还是对无人驾驶,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我觉得安全是第一重要的,包括刚才北汽的也讲到,我们在车端我们是强调车本身的安全包括功能安全、网络架构安全,到了云端保证用户信息数据安全,以及我们怎么防止别人通过远程控制我们车,不管怎么样在车的安全放,不管发展到哪个阶段,整个企业一定坚守的,第二就是车的品质我们一定保证车的品质要可靠,最近我也受了很多挑战,我们自己内部,我们从我们角度做车联网、人工智能是希望新的功能快速的引入到车上去,实际上过程中会面临很多传统汽车开发流程和评价体系标准的限制,最终做决策的时候还是一样,我们梳理很多场景,为用户提供很多服务,也可以有很多真的让他感觉一个很尖叫的点,有这么多很好的东西,我们最后评价给用户提供真正量产的时候,在安全方面是我们最先考虑得。

第二个您刚刚说的场景的研究,大家所有人都在研究场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学习,场景就是来自数据,我们在这个车的空间和时间里用户能够用到的所有场景,我们做这方面的工作,希望跟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理念,也是我们造车理念,不管未来发展到什么阶段,我们的理解场景是给用户未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的方法论,最终怎么跟车结合实现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还是技术的成熟度再发展。

周令坤:谢谢张总分享,最后问题问兴民智通张总,您软件、操作系统都有见解,简短分享一下怎么看待智能互联里开源软件你怎么想?

张人杰:我做操作系统二十多年一直和商业化软件打交道,现在就叫软件定义汽车,软件里的代码以后超过几个亿,这样的条件下大家可以看到行业中有一个趋势越来越多使用开源软件,大家有一个误区千万不要进去,开源软件不等于免费,开源软件首先要遵循一定的要求,比如说我们简单说两种,第一种GPL,你要遵循GPL的意思是可以使用代码开发你自己的软件,但是开发了之后必须要OPEN出来,让别人可以在你的软件继续开发,有没有更宽松一点的?有,改LGPL,LGPL的意思就是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遵循LGPL软件,基于它开发但是不需要全部OPNE,大多数在行业中不想公开自己做的很多东西我们会选择LGPL的方式,既然有LGPL私有的东西存在,一定投入了如果要想把它商业化一定要收费,所以开源软件未来收费一定是一个趋势,为什么这么说?其中还有一个关键的点在于,如果没有一个商业化的组织维护这个代码,这个代码的质量怎么保证。

第二点代码安全性怎么保证,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基于热情的代码去维护去做很难做到最好,为什么微软现在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它就是做软件,未来得趋势来讲,开源软件会被广泛应用,但是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很多软件会向收费的方向发展。

周令坤:您是支持这样一种趋势和发展?

张人杰:对。

周令坤:非常感谢各位的分享,最后一个问题,你的梦想之车是什么样一句话表述一下,我们谈的是智能互联,您的智能互联梦想之车什么样。

张人杰:如果我理想钟的车这个车一定是一个可升级的车。

张雄:我讲一个抽象的概念,我的汽车梦我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叫拼命六侠,希望有这样一个功能和体验的汽车。

郭瑾:我梦想的车是被使用者定义的车,可以跟社会协同的车。

Craig Smith:肯定是拜腾车,我们前面几位也都讲到了重点,确实我都想要的,这也是大家都想要的梦想车。

周令坤: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的时间,简单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四位嘉宾分享了对智能互联整个生态的理解,站在整车厂角度,站在供应商角度以及生态体系角度给大家分享,再次感谢各位的时间,希望在明年或者下一次TC的会里可以看到落实的方案,谢谢各位。

赵焕:谢谢周令坤先生精彩的主持也谢谢刚才几位嘉宾精彩的分享,我们上午的环节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