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日前表示,根据智能汽车业快速发展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 正在组织起草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使其成为引领我国智能汽车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同时还将加快智能汽车领域立法,对公共道路测试和驾驶人的责任划分作出规范。

中国在智能汽车领域立法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之后,又一个对无人驾驶开绿灯的国家,中国无人驾驶路测也将正式合法化。此举也被看做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我国智能汽车业创新发展,强化智能汽车领域顶层设计,力争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无人驾驶路测,中国无人驾驶路测法规,中国无人驾驶法律法规

专家建议加速推进立法

早在2015年,工信部就首度提及车联网未来发展规划,《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年)》将从顶层设计上,全面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将为整个行业指出清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基于车联网的无人驾驶等未来技术的发展。

今年6月中旬,工信部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征求意见稿),当时,业内就对智能汽车领域立法呼声较高。在9月9日举办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对此进行了明确回应:根据智能汽车业快速发展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起草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使其成为引领我国智能汽车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同时还将加快智能汽车领域立法,对公共道路测试和驾驶人的责任划分作出规范。

“智能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吴卫指出,当前以智能化为重要特征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人工智能将推动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汽车产业和产品是新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轮智能化浪潮中,全球产业中的重大变革也集中突出地表现在智能汽车突破运用上。

立法将扫除路测两大障碍

在企业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很多测试工作会放在开放的社会道路上进行。而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和行驶标准还没有界定与要求,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牌照问题。由于目前交通法规中关于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还是空白,企业在进行无人驾驶技术上路测试时无法为测试车辆悬挂牌照,测试车辆在路权和监管层面存在漏洞与缺位。企业目前的做法是安排驾驶员坐在方向盘后面进行路测,交警部门默认该车为有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的路上测试还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

其次是事故的责任问题。汽车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纷纷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工作,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试验车开始上路测试,在路测时发生事故的概率不断提高。最近,美国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路测过程中第一次与社会车辆发生了主动碰撞。与之前测试中发生被动撞击的事故不同,此次事故第一次让无人驾驶汽车面临责任划分、理赔等问题。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实现需要产业链上多个企业的协同合作,事故责任也存在进一步分解的难题。因此,需要法律针对责任划分、索赔、追偿问题进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在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也需要相关部门有清晰的认识,并给出明确的解决思路与方案。

吴卫也表示,随着对智能汽车的立法,将对公共道路测试和驾驶人的责任划分作出规范,在智能交通设施方面加快我国自主标准体系,对影响车辆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环节建立强制性的标准规范。同时,将尽快组建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承担基础标准制订、产业生态培育、网络运营管理等重要职责。尽快将关键技术和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国家重大计划,突破激光雷达、高精度传感器、云技术平台等核心技术,满足高级别智能汽车应用要求。

广东率先布局智能汽车生态圈

分析指出,与传统汽车相比,智能汽车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有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30多家中国企业在美国硅谷设立了自动驾驶研发基地。除此之外,广汽集团正在美国硅谷设立研究中心,主要也是着眼于自动驾驶等前瞻性技术开发。今年4月,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约7500亩,广汽集团携产业园各落户企业总投资额预计超450亿元。

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表示,新能源汽车更容易集成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从而赋予汽车更多新的价值,带来全新的移动出行生活方式。面对变革,广汽集团积极谋划,紧密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持续加强在前沿科技的开发和投入,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汽车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