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个“中国品牌日”的设立,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自主汽车的发展可以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上个月工信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专门提到了汽车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自主品牌“向发达国家市场批量出口”的目标。
记者从乘联会了解到,今年4月份,出口整车6.8万辆,同比增长26.3%;1月份—4月份,出口总数为24.5万辆,同比增长29%。从去年8月份至今,已连续9个月份同比保持增长。
有业内人士用“利好消息”来形容“一带一路”对于中国车企的作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应该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他表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是短时期内单纯的卖出更多汽车,而是完成产品、技术、人才与资本共同输出的产业战略布局。
据记者统计,目前已经有中国一汽、东风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以及吉利、长安、奇瑞等十余家自主车企业进行了海外发展战略性布局,不仅局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在全球范围内都做出了规划。
东风汽车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企业要实现抱团“联合出海”,形成“一带一路”辐射效应。品牌形象从原先消费者印象中的低价、低端的品牌转变为高端、向上的潜力股。
众车企走出国门
记者查阅各车企的发展规划发现,其实早在“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前,就已有十多家车企对海外市场做出了规划和布局。
其中,东风汽车公司近年来的海外业务转型便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东风自主乘用车海外出口数目达到2.11万辆,同比增长1倍。在越南,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辆的营销网点就有近30家。
记者从东风汽车公司方面了解到,未来五年,公司将继续在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放40余款产品,海外经销商网点将增加至912个,海外售后服务网点达到971个,实现到2020年海外出口销量达到15万辆的目标。
广汽传祺也已完成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美洲等五大板块14个国家的落子布局,初步构建了广汽传祺的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曾表示,广汽传祺要力争在2019年进入北美市场。
无独有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提及了海外发展战略,并在 “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合作建立了组装厂。
顶着国内车企出口第一名号的奇瑞,也维持了较好的出口增速。根据数据显示,4月份,奇瑞集团海外市场销量达10030辆,同比激增58.2%,环比增长11.1%。
吉利汽车则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设组装厂,覆盖中亚、东南亚、西非等地区的市场。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自主品牌近年来“走出去”的战略来看,虽然扩张速度快且颇具规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从出口增速上来看,前几年呈现出增速下滑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汽车出口量还实现了突破百万辆的好成绩,然而从2013年开始出现了负增长局面,到2015年降到73万辆,直到2016年情况才有所改善。根据2017年前4个月的出口数据来看,总数维持在24.5万辆,同比增长29%。
对此,有汽车分析师认为,出口市场的环境形势变化,以及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上的限制,是导致汽车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他表示,全球市场的低迷、传统汽车强国的入市以及贸易壁垒的存在确实是一方面因素,但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差距,包括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也影响着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进程。
而对于近期我国汽车出口形势的有所好转,该人士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我国3年多来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汽车出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增长。同时他提到,自主品牌也下了“狠功夫”来实现自我转型赢取市场。
其次,从出口国家来看,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对象是伊朗、智利、美国、秘鲁等。增量最突出的是伊朗、美国、智利、墨西哥和缅甸,俄罗斯、越南等目标市场也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此外,根据商务部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6.2%,势头良好。
从出口单价来看,2013年整车出口的均价还相对较低,只有1.24万美元,但随着自主品牌不断突破价格天花板,2015年的出口均价就达到了1.56万美元。
对此,崔东树表示,“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在国内市场实现东西部更加均衡的发展,而且“一带一路”倡议中所涵盖的国家绝大部分属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汽车市场具有足够的潜力可以开发。
有车企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固然称得上是自主车企的“利好消息”,但真正能“走出去”的关键还在于产品本身。他表示,必须承认自主品牌与世界一流品牌的差距,通过“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平台,稳扎稳打,提升本土化制造和销售经营的能力,提升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从而促进国际化经营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