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弥漫了2023,左手惨烈消极,右手奋起而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世之大产,在地与车。

历来具备经济调节杠杆作用的产业,只有房地产和汽车——能够关联无数上下游产业,并且总体体量足够庞大,还能组建复杂的生态。说穿了,就是关系到你我在内数以千万计的饭碗。


血色2023


当房地产失速,汽车产业背负了史无前例的重担,每年一度的总结归纳,便也格外引人关注。过去五年来,大家听惯了“元年”、“转折点”、“分水岭”的年度标签,几乎所有常规描述都失去了新意。

每一个标签都有黑白两面,只是纵向累积效果不同:台面的业绩,光环叠加,自主品牌市占率从低谷攀升至新高;直观的感受,痛楚堆积,从利润到价值体系都在经受崩塌考验。


血色2023


2024年的第一天,尚未进入工作日的汽车行业,已经迎来业绩信息爆发:从比亚迪到理想问界都创下月度或者年度销量新高,岚图和智己也首次月销过万。

然而另一面是行业朋友们的怨怼之辞:

·为何车越来越贵?

·整个汽车行业表面增长,实质萧条;

·价格低,内卷,到最后谁也不赚钱;

……

“血流成河。”业界前辈早就这样预言,同样的词汇从2020听到2024。但前些年却很难有2023年的切身感受。只有众多从业人员当真发现,自己的收入乃至岗位都在冲击中摇摇欲坠时,才真切感受到了“嘴里泛起血腥滋味”。


血色2023


另一边,燃油车粉丝和传统车企在慨叹“残阳如血”。市场的混战,来自于消费观念的紊乱,和价值体系的颠覆。

血色2023,汽车产业的又一个空前节点。

然而血色概念,并非只有萎靡不振和惨烈消极,背水一战和奋起而搏同样是它的另一面。

在车市降价与技术内卷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中国汽车“换道超车”后的竞争力崛起。以至于德国感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强大,日本服气五菱宏光MINI成本,美国赶紧给中国电池设限。

一年之内,“中国汽车”所代表的内涵,在全球已经发生转捩。

血战·内卷至死

“雪铁龙C6在11月只卖出6辆。”

中国汽车产业头条年度新闻,当仁不让属于“全体大降价”。如果说新能源方面的降价领头者是特斯拉,那么燃油车领域的降价“始作俑者”便是雪铁龙C6,从湖北掀起腰斩级降价狂涛,一度引发段子如潮。


血色2023


“价格是最好的营销。”“22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大气稳重。”……

段子只能助威,却不能铸绩。C6在3月攀上了1,259辆的巅峰值,此后在同行的降价夹击中被打回原形,9月之后落得月销量个位数。

“降价揭幕者”已经在反噬中落得一地鸡毛,但降价还在继续。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一定对“油电同价”的提法爱恨交加。爱是在传播上有了抓手,恨是利润源源不断泄漏。


血色2023


特斯拉价格随心所欲涨跌,但其他品牌新能源车价格,除了2022年末跟随政策微调上涨被骂之外,2023年的主旋律是“不断创造预期外的新低”。

飞凡F7和别克E5,上汽集团的自主与合资纯电动车,都在上半年打出了令人惊愕的价格。作为回馈,飞凡一度势头尚可,别克更是新能源月销量破万,全年过10万辆。


血色2023


然而后续车市大盘价格都开始下沉,先降价的优势很快被抹去,类似起亚EV5在广州车展打出的“不到15万元”并未引发多大水花,要么像新问界M7的24.98万起售价,结合了智驾技术传播,要么学习极氪007的20.99万价格,在数字上又创造新极限。

传统燃油车在雪铁龙C6之后也是不遑多让:A级轿车出现了“本田思域终端单价低于吉利星瑞”的局面;日系B级轿车集体价格崩塌,凯美瑞和雅阁均价都不如迈腾帕萨特;BBA的B级与C级轿车只剩下E级折扣没有超过20%……


血色2023


比起价格层面的血战,技术内卷的血战丝毫不逊色。

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显然是技术内卷的必争之地。

从谷歌在2010年代提出“自动驾驶”起,长期以来智驾仿佛是为营销而画出的大饼。然而在血光漫天的内卷2023年,汽车行业终于用狂卷之势将“可用的智驾”送到消费者手边,而用户也纷纷欣然接受,在购车价值取向维度进行嬗变。

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头部新品牌已经先发制人,小鹏、问界、蔚来、理想、极狐、阿维塔尽皆比拼城市NOA智能领航开城速度,传统车企也不甘落后智己、比亚迪、魏牌、零跑、极氪、五菱等车企,都准备在2024年内落地城市NOA。

“L2.99999又如何?还不是没有越过L3门槛?”

面对这样的质疑,当L3自动驾驶测试政策靴子正式落地,比亚迪和宝马纷纷宣称自己获得首张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奔驰、智己也都各自在北京上海获取有条件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长安则“以量取胜”,宣布已经成功拿到17张高快速路的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

伴随而来的是器件层面的内卷。


血色2023


曾经被视为“车机芯片天花板”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很快沦为中流水平。友商的龙鹰1号、同门的8195和8295芯片尽皆跃居其上。

从10万元级的零跑C10,到60万元级的理想MEGA,都开始“普及8295芯片”,极氪001FR、极越01、吉利银河E8、极氪007等吉利系新车,和小鹏X9、奔驰新E级等都陆续加入这个序列。高合甚至将更新的高通骁龙8550引入车机智舱体系。

一度被纯视觉路线夹击到广受质疑的激光雷达,又在一众新车的力挺下开始抬头。尤其是华为鸿蒙智行新车上量,对激光雷达业务的提振不言而喻。但问界M7标配1颗激光雷达,也显现出降本压力之下,“技术内卷”更趋理性。

堪比智驾的火热程度,则是800V高压快充。倘若说,小鹏G6、昊铂GT、智己LS6等车型,将800V配备档次从保时捷Taycan的百万元级拉平到20万元,那么吉利银河E8、极狐阿尔法T5则是朝着10多万元进一步发力。

当800V的大概念也开始司空见惯,一些车企开始“卷细分概念”。腾势指出“真正的高压区间我们更宽”,蔚来则不动声色让业界明白,原来800V包括从550V到950V,而蔚来ET9的935V则接近峰值。

技术内卷的结果,就是厂商成本压力和供应链压力与日俱增,但车辆本身的竞争力也脱颖而出。

倘若说往年在价格和技术上,内卷已经初见规模,那么2023年最别具一格的卷,则在于“卷舌”。


血色2023


从理想的李想化身爱怼友商的“微博之王”,到余承东何小鹏争论华为小鹏AEB,再到懂车帝冬测续航争端,乃至最近雷军发布小米SU7引发喧哗一片,“舌战是商战的一部分”,成为行业新常态。

何哉?口水战的本质是流量战,通过声量去占领用户心智,乃是新媒体短视频时代的不二法门。惯于面向产业to B传播和慢节奏的传统汽车品牌,则在这种漩涡中,要么躬身入局而技不如人,要么不知所措而原地踏步。

内卷至死,随之而来的则是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惨烈。

血流·盘肠大战

“我们没有利润,”某德系车企员工这样告诉《汽车公社》,他们内部并不能看到新能源业务的亏损尽头。

我摇摇头:“2019年的时候,连丰田这种汽车利润之王,它的CTO寺师茂树都不能预测电动汽车何时盈利。”

类似的说法,见于该德系品牌4S店销售张林,门店的厂家返点条件比油车年代更为苛刻,每个月领导摊派的KPI让他非常难受,“好几个月都是电话打爆了求着客户买车,我们的话术培训又比不过那些新势力,牌子更是被看成杂牌,我总不能只靠底薪活着。”


血色2023


汽车降价的本质,就是制造商给消费者让利。而成本一方面是制造商降本对消,一方面转移给供应商分摊,无法消化的部分便是自行承担。

广汽在多年以来,都是中国车企的“利润尖子生”,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日系合资车企利润给力,二是广汽对成本控制能力也吸收了日系经验。然而,过往的高业绩,给如今的成绩形成了居高的对比基数。哪怕广汽的利润仍然相当可观,在同比变化率层面都显得并不好看,堪称“好学生的烦恼”。

根据广汽集团在8月末披露的半年报数据,2023年上半年广汽实现营收为619.1亿,同比增长27.16%,但净利润只有29.66亿,同比大幅下滑48.42%。到第三季度,利润额上升到45亿元,而同比跌幅仍然高达44%。

前文凯美瑞和雅阁的17~20%折扣率,就是注定了广汽如今利润的滑坡。“车企尖子生”尚如此,全行业更是利润低迷。

按照股价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1-9月的汽车行业营业收入71,149.9亿元,同比增10.4%;营业成本61,955亿元,同比增长10.8%;利润总额3,459.9亿元,同比增长0.1%。1-9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9%,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62%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全行业拼了命降价卖车,营收增长10%,利润却几乎雷打不动,等同于利润效率下降了近10%。”粗略的计算结果让我们摇头。

要知道,只看9月份也是不容乐观,这代表了统计范围的最新趋势。

9月汽车行业营业收入9,498亿元,同比增长4%;营业成本8,218.8亿元,同比增长5%;利润总额424亿元,同比大降。汽车行业利润率4.5%。


血色2023


究其原因,除了汽车终端市场降价,还包括前期上游碳酸锂成本过高,导致新能源车生产成本高,亏损较大,预计四季度应该会有所改善。

利润的崩塌让汽车行业难受,而模式的畸变和价值观重构则更使人疑惑费解。

“我们技术确实很不错,但就是车卖不动,还被说成是杂牌电车,”某豪华品牌工程师这样向我抱怨,“你说这怎么破局?”

“你们有很不错的技术底座,但是传统汽车工业的长决策流程,加上全球总部渐渐显慢的决策机制,已经无法用中国车企的快速迭代速度去适应中国汽车市场,就算底层技术再好,无法产品化和商业化。”我能给出答案,却给不出药方。

因为汽车媒体也是遇到了相似的困境:做深度产业研究的媒体,擅长为车企提供长期发展的参考意见,以及对品牌从长远角度进行定调,但是天然与终端消费者有隔阂——深度思考和隽永文字,与轻阅读和短视频趋势背道而驰——现在车企生存压力巨大,最需要的是什么?销售线索,哪家媒体有助于leads转化,哪家媒体就自然是座上宾,能够拿到最多的商业投放。

“我们媒体也在转型,从图文到短视频,从深奥到浅显有趣,”媒体人们这样打趣,“一如汽车制造商在转型电动化和智能化,哪怕非我所长,但是不得不向这个方向前行。”

于是,慢节奏、讲质量的传统车企,遇到快节奏、讲效率的新品牌,包括新势力和ICT造车,便在这几年败下阵来。只是后者也没有享受到实际利润,大家一起在内卷中沉沦。慢、重、深,输给快、轻、浅,本来就是科技发展的代价。

最后,我和车企朋友的聊天变成了一场无奈的总结。

“你是什么很重要,别人认为你是什么很重要,别人说你是什么也很重要。”

换而言之,真相实质、认知观念和舆论传播,三者已经处在几乎同等的位置上,并且三者可以分离、撕裂、颠倒。

血流成河的结果,就是必然有人倒下和退场。


血色2023


“车企枯萎之年再现”,从2018年长安铃木退出中国、2019到2020年,众泰、力帆等弱势车企大量破产开始,“退出潮”一度是中国汽车产业最浓厚的暗色。2023年则隐隐有重启之嫌。

广菲克、广汽三菱等合资企业退出中国市场,威马、爱驰等新势力相继破产,蔚来、福特等裁员以求提升效率,淘汰赛还在继续。

“至少你们还有机会来发声,”我假借这个理由来安慰奖金被扣的行业朋友,“有人连话都说不出来。”

打字的时候,我身处上海市嘉定区江桥万达中心,原本应该是威马江桥万达店的位置,被一家大众ID.门店取代。这家店2021年开张,那会儿沈晖亲自给旗舰店威马金桥用户中心剪彩,随后闵行纪鹤路店、江桥万达店、浦东新区店“三连炮”。


血色2023


曾经,威马是与蔚来并称的头部新势力,更是炒作过“电车价格屠夫”,而今只留下沈晖辩称“没有逃跑”的闹剧。

作为汽车行业的“血管”,渠道正在转型中经受空前冲击。庞大、中通破产跑路。按照流通协会数据,全国约有30,000家经销店,2020年至2022年的退网率分别是8.4%、4.8%以及5.6%,2023年数据未出,但预计并不乐观,预计已经关门超过2千家门店。

车企在退出,经销商在退出,汽车媒体也在退出。

越来越多的媒体同行转投乙方公关代理公司,或者甲方车企和供应商企业。“血流漂杵”被形容战后惨烈场景,而生存已经是当前汽车产业各个环节的第一要务。

血勇·带伤前行

“我们汽车行业看着很多数字不错,怎么日子这样苦不堪言”行业友人如是问。

“因为大降价,车企都没有利润,连带着供应商、乙方代理、媒体都收入下降。”我心想,你这是明知故问。

“为什么汽车要大降价?”他还在追问。

“因为全球和国内经济退行,消费者购买力不振,要想维持汽车产业的业务体量与业务流动性,必须降低价格,与消费能力匹配。”

“凭什么是汽车产业来承担?”这样的委屈并不是他一个人。

“因为房地产不灵光,汽车是唯一能撬动大量上下游产业的杠杆。”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观点。

“为什么全球和国内经济下行?”朋友干脆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因为人类长期以来都是低速发展,战后几十年高速发展是另类,只是我们现在习惯了而已。”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技术革命,无论经济还是认知。

偏偏现在全社会层面的技术革命遭遇了瓶颈。人类的能力大小,取决于对能量控制的量级,以及效率和精准性。迄今只有两次真正的能源革命,与两次工业革命挂钩,第一次是蒸汽机-化学能,第二次是电能。

其中,电能的单次可控输出,以及控制精准度,远高于化学能。至于计算机和智能化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本质是优化了能量和信息控制效率,核能要成为第三次能源革命,还有待可控核聚变突破。

没有实现能源革命,凭什么指望整个社会还是大跨步前进?人们生活还是一日千里提升质量?要知道,过去几年内对增长期望的透支,恰恰还造成了反噬效应。


血色2023


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眼下我们日子这样难过”了。

同时,我们可能会嘲讽或者不以为然的成绩,偏偏就是在朝着下一轮革命进发。

作为最重要的制造业分支,汽车产业在规模方面仍然保持了良好势头,正如文首所提及的,2023年12月份,各大品牌纷纷创造空前战绩:

·比亚迪全年超302万辆;

·埃安全年超48万辆;

·长城新能源全年超26万辆;

·理想12月破5万辆;

·问界12月破2.4万辆;

·岚图和智己月销量破万辆;

……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车市将首次迎来3千万辆的空前成绩。虽然本土汽车消费总量,尚未达到2017年的巅峰,但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血液流动”,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在规模之外,国内外口碑的翻转与变更,将对汽车产业长期走向产生剧烈影响。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480万辆,我们超越日本首次成为年度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德国媒体慨叹同样是大众ID.3,中国就是能通过供应链做到12万元人民币,而在德国售价高达30万元,还难以降本。日本媒体和高校拆解了五菱宏光MINI和比亚迪海豹,连连称赞成本能力和用料做工水平,显然中国汽车已经非吴下阿蒙。

更为重要的是,在“血战”和搏杀中,中国汽车通过“换道超车”拿到了久违的定义权。

如今汽车销量规模,全社会都更注重新能源汽车,这是中国通过自身产业链优势,重构了汽车价值观。


血色2023


君不见,2024年第一天,各大媒体转发的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而非“整体汽车销量排名”和“汽油车销量排名”。

宏观大盘也在梳理新能源进度表:就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到2,000万辆。从1辆到1,000万辆,用时近30年,而从1,000万到2,000万辆,仅用时1年零5个月。

“血战”的代价,有消极面的“血流成河”,也有积极面的“血勇奋起”。

2023让旧日荣光枯萎,也在为新的灿烂奠基。残阳可如血,但它再度升起之时,便是辉煌旭日。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分享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