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广汽新能源正式宣布更名为广汽埃安并成为独立品牌发展,对于自己的“人设”也将持续强化、全面贯彻,而这一过程离不开广汽集团的研发枢纽——广汽研究院的支撑。
在当天广汽集团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李罡便接受了第一电动网的专访。本以为新闻发布会已经是信息量爆炸,没想到李罡却带来了更多干货。虽然更多具体内容目前还不能过多披露,但我从李罡的欲言又止和颇有些兴奋的表情中能看到,明年的广汽埃安会带来很多惊喜。
就像李罡说的,“明年我们的‘炮火’将更猛烈。”
(左:李罡;右:邓娅)
EV+ICV是广汽埃安未来发展大方向
邓娅:广汽新能源更名为广汽埃安,刚刚已经宣布独立了。作为广汽集团下面的一个品牌,其实广汽埃安比较年轻,最开始成立这个品牌发展到现在,您觉得是按照规划的步调在走,还是说提前了?
李罡:按照规划来说是超出了预期的,广汽新能源品牌在加速发展。
邓娅:您觉得它超出预期的原因是什么?
李罡:首先,广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广汽研究院专门成立了新能源车技术研发中心、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两个中心的开发团队有约1200人,这是从一开始要成立品牌的时候就规划的。
新能源车的未来方向就是EV+ICV(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智能网联汽车),EV是新能源的三电系统,ICV是网联生态+智能化,从一开始我们就在这两个领域发力。
广汽新能源是比较年轻的品牌,2017年到2020年,3年多时间,推出了4款产品。目前,埃安品牌的月销量进入了前三名,Aion S是国内A级纯电轿车销量第一,Aion V 是国内A级纯电SUV销量第一,今天发布的Aion Y,我们也充满信心。
邓娅:我也参加过几次广汽的活动,经常听古惠南总经理说埃安就是要给消费者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我们也知道科技创新其实不容易。那么,广汽研究院会从哪些方面来支撑埃安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现,怎么样更好地做到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呢?
(广汽全新智能移动空间——摩卡MOCA)
李罡:现在新能源车的发展非常像当年的手机。当年,诺基亚实际上就是电话机,但是现在智能手机的属性不一样了,现在手机可以是银行、游戏机,也可以是社交工具。手机行业的演变,是从单一的电话机演变成消费体验终端。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一定会演变成一个移动的消费终端,甚至娱乐终端。
比方说,有些家庭小孩子上辅导班,家长停车等两个小时,这时候车就可以变成游戏厅或者工作室。未来的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应该是一个移动的娱乐、消费和生态的终端,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所以我们的方向是EV+ICV。
第四代三电系统架构明年批量搭载
邓娅:EV、ICV这两个方向是怎么规划的?
李罡:在EV三电系统方面,我们主要是要加强安全。此外,在北方,冬季低温下的续航,也要提升效率、降低电耗。同时,三电系统的电机电控这一块,我们要重点发力。在ICV方面,分成两部分,一是车联网,二是智能驾驶,包括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未来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重点发展。
邓娅:您刚才提到了安全方面,会从哪些方面去巩固?
李罡:明年是广汽埃安的安全年,我们在电池的设计开发上,采用很多先进的材料。即使一个电芯发生热失控也不会传导到其他电芯上,这样就不会发生整体热失控的情况。另外,材料、电化学体系、热管理等,也会重点发力,我们要打造不起火、安全的动力电池。
邓娅:那在电机方面呢?
李罡:我们是国内三电系统做得比较激进的企业,在电驱动领域想法比较多。Aion S是全球第一个“三合一”电机,明年我们要打破纪录,做到“N合一”电驱动总成。这个“N合一”电驱动总成是进一步高度集成,把热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大幅提升低温续航,同时也对电池安全有帮助。从Aion Y开始,搭载的就是我们全新第四代三电系统架构,这个架构是颠覆性的,和现在第三代架构相比有完全颠覆性的变化。
邓娅:具体什么概念?
李罡:我们是敢想敢做的团队。热管理方面,我们考虑动力总成有没有可能和其他系统集成在一起。再比如,在冬天,通过对热管理系统的有效及极致利用,提升低温性能的效果。我们还有更大胆的想法,包括水泵、充电机、风扇等等,都准备进一步优化。比方说,控制系统做成一个盒子,这样控制更精准、响应更快,而且后台能实时监控,因为三电系统要和后台车联网关联起来,那么在后台可以实时监测三电系统的状态。
邓娅:这类似于“域”的概念。未来,广汽埃安的车会分成几个“域”来做?
李罡:动力总成是一个“域”,新能源主要是用这个“域”,自动驾驶和网联生态会组成几个“域”,目前还在开发阶段,会在合适的场合公布出来。
邓娅:您刚说的“ N合一”电驱动总成是明年推出来?到时候还会有新的车型吗?
李罡:“N合一”电驱动总成应该会在2021款车型全面覆盖,目前正在研发阶段,今年的冬季将在黑河做标定,现有车型会在中期改款搭载“N合一”电驱动总成。我们还是要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性。
邓娅:那充电效率有怎样的规划?
李罡:EV方面除了电池安全和“N合一”电驱动总成,我们还将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解决用户充电时间的痛点。今年广汽科技日上,我们发布了石墨烯电池快充技术。
邓娅:它的主要卖点是快充功能?
李罡: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推进快充功能。今年冬季我们到黑河做标定,将有6C快充和4C快充两个规格,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强调快充功能。我们的石墨烯电池快充技术,充电8分钟就可以把一台车充满80%电量,不用很久将会投入市场。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快充时间还是需要30-40分钟,依然是很大的痛点,毕竟燃油车四五分钟就能加满油了,所以石墨烯电池快充技术将很大程度改善用户体验。
邓娅:普通的充电设施就可以做到,还是需要搭配特定的基础设施?
李罡:4C快充和6C快充可能需要定制化的充电桩,我们也会和桩企、国网会联合去布局。
邓娅:在智能网联领域会有什么样的规划?
李罡:智能网联是要重点发力。我认为,未来新能源车企没有纯粹的传统汽车公司,而应该都是互联网车企。
邓娅:怎么说?
李罡:未来,汽车将转变成移动消费终端、娱乐终端等多种终端,所以广汽埃安品牌独立就要从智能网联、新能源这几个方面发力,其中智能网联尤为重要。智能网联包括“软件定义汽车”,最重要的就是技术打通生态。我们很多车型都将打造得好玩和个性,比如车就是个游戏厅、KTV。在明年六七月份,我们会发布很多可玩性的车型,在打造生态上会花更多力气。
与特斯拉竞争要打其短板
邓娅:提到智能网联,特斯拉是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它一出身就是以科技公司的身份诞生,再加上今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它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您认为我们本土的车企,包括广汽,和特斯拉在市场上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去寻找差异点,还是需要正面从技术上竞争?
李罡:今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还是很震惊的,月销1万多辆对自主品牌来说确实压力很大。当然,特斯拉进入中国,我认为不是坏事,它会带动整个市场,让消费者重新认识新能源车,相当于把新能源市场激活了。特斯拉进来以后,广汽埃安也没有下滑,也在不停增长。
一方面,特斯拉培育了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强大的压迫式竞争。和特斯拉竞争,要打其短板、避其锋芒。我们的新能源车企是有机会去和特斯拉一拼高下。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它主要是行车自动驾驶、高速自动驾驶,但中国用户对特斯拉高速自动驾驶还是心怀忐忑的。
(Aion V一键遥控泊车)
Aion V上市第二个月就是A级纯电SUV的销量冠军,因为拥有用户体验感很好的配置——一键遥控泊车,这属于低速自动驾驶,我们是第一个推出这一功能的,遥控泊车对中国用户而言非常受欢迎。这就是避开特斯拉的锋芒,发力用户感知度更高的领域。
另外,网联生态对中国企业来说,有很强大的优势。国外公司在打通生态方面不如中国企业。所以说,未来的新能源车企都是互联网公司。
邓娅:在手机移动端的时代,我们其实已经积累得很好。
李罡:是的,我们可以把手机生态的一些东西移植到车上来,这是很强大的竞争力。同时,我们还要把车联网生态、服务打通做好,以及做好自动泊车领域。
技术发展要以解决用户痛点及体验为核心
邓娅:您觉得在消费者层面,他们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有意识吗?还是说需要主机厂来探索消费者的需求,这两者间的先后顺序,您是怎么考虑的?
李罡: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所以我们任何新技术开发都是着眼于改善用户体验和解决用户痛点。
同时,对前瞻技术要进行快速布局,就必须要以用户痛点为中心。我们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以前很容易有工程师思维,认为自己开发的东西就是好的。但是现在不是这样,所有的工程师只要一提问题,就会想到用户的痛点是什么,用户的体验是怎样的。很多人说,传统车企不像互联网公司,但我们想的甚至比互联网公司要更多一点。
广汽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开发团队也是从燃油车转型过来的,但我们转型比较快,现在大家想的就是怎样去争夺燃油车的市场。所以,针对电动车和燃油车现在的差距,怎么通过技术去突破和解决它,是我们的重点课题。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结合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和用户痛点考虑应该上什么技术,解决用户特定场景下的体验问题,我们会针对性地进行下一个开发。
邓娅:您刚刚说到新能源团队是从燃油车转型过来的,那么在转换的过程中,在思维、习惯上有没有遇到不适应的地方?
李罡:有。最开始我们转型过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工程师思维,各有各的想法。比如,最开始在热管理方案上就缺乏考虑用户使用场景和使用体验。后来工程师自己去做市场调查。
我们20个工程师曾经在北京做市场调查,规定在北京一人一天打20台新能源出租车,我们和新能源出租车司机聊,用户的痛点是哪些,通过深入市场一线,聆听用户的声音,回来以后,确实对我们工作的思维方面有所触动。
要改变人们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一线。所以我们都有规定,市场质量问题24小时必须对应甚至出动,自己去体验用户的意见,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是触目惊心的。我们工程师甚至会扮成客户去体验普通用户的购车过程,经过一线市场体验后,我们的工程师就逐步由工程师思维转变成了用户思维。
“明年的新产品会颠覆你的思维”
邓娅:作为埃安品牌推出的第四款车型,Aion Y和竞品车型相比,技术层面的进步点在哪里?
李罡:除了刚才提到的第四代三电系统架构,在自动泊车层面体验会更好。比如,你开车到办公楼下就可以直接上楼了,车子会自动找车位停车。下了班,只需一按手机,车子就会从地下车库自动上来。这个我们很快就要实现。
邓娅:Aion Y的市场定位是怎样的?现在埃安品牌主要还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未来对下探市场是否有布局?
李罡:目前还在探讨中。今天发布的Aion Y大概在明年初正式上市,它是主打三四线城市的一款车,定价很有杀伤力,和同级别的燃油车价格差不多,续航里程也很长。
邓娅:这个车的外形,我感觉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也会很喜欢。
李罡:今天发布的只是其中一个版本,这款车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的外观和今天发布的这款相比会做些简化。
(Aion Y)
邓娅:2021年其实竞争会很激烈,北京车展上很多车企都透露明年会带来重磅产品,那么广汽埃安明年会带来些怎样的新产品?
李罡:2021年我们还是有很多举措,新技术都会在明年铺开,包括明年会看到不一样的Aion S、Aion LX等车型,会颠覆大家的思维。我们的新产品推出节奏会很快。
像古惠南总经理说的,我们更像一个互联网新势力、新能源新势力,摒弃了渐进性的想法,我们是跳跃式的。明年Aion S中改款可能看不出来跟现款的联系,而且三电系统也将进行快速技术迭代。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如同IT产业,不停地迭代,上线新的技术,这些都是基于解决用户体验,所以明年Aion S和Aion LX等车型的竞争力会更强。
邓娅:除了Aion Y明年还会有新车吗?
李罡:我们是按照新的思路和新的节奏在打市场,有可能不是全新的,有可能是某个车型的大变形。
邓娅:那在网络渠道方面也会随之扩大吗?
李罡:就像古惠南总经理所说,我们会采用全新的商业模式,线上+线下都会进行,会采取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明年我们的“炮火”将更猛烈。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分享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