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A股IPO排队过审的企业,都有盈利要求,主板3年,创业板2年。因此,在中国投资人的眼里,账面连续亏损的企业,不可能实现IPO。但美国并非如此,纳斯达克流行一句话:“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谁是好公司。”
对于拥有“高科技”标签的企业,风险伴随成长性,只须让投资人看到“潜在回报”即可。亚马逊从未盈利过,但不妨碍它的市值达到4500亿美元。通往纳斯达克之路的唯一障碍,似乎是投资人是否买账。
这样说来,网约车企业Lyft意图上市,亏损连连并非障碍,只要投资人不在乎。而其更庞大的竞争对手优步,则经历了长达近1年的管理层混乱,目前将目标定在18-36个月上市。赶走了对上市缺乏兴趣的前CEO卡兰尼克之后,华尔街终于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内容,虽然现任CEO科斯罗萨西的“承诺”毫无财务意义,甚至不构成任何严肃的承诺,只是个愿景而已。
替补上场
华尔街也对此心知肚明,虽然600亿的大鲨鱼暂时网不到,数十亿的IPO规模也不能称为小虾米。Lyft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存在。严格说起来,它不缺乏资本关注,但投资人只打算将其作为避险投资,以平衡对优步业务失控的担忧。
纽约和洛杉矶的网约车司机,对这两家企业文化有不同的感受,优步执着于讲求效率,Lyft更有人情味。但对于大多数司机来说然并卵,和中国同行们一样,他们的手机上同时装了两个APP,很多人同时给两家干。
对于资本而言,两家公司更是只剩下大小之分。优步的全球扩张步伐,在关键市场受挫,导致投资掮客将兴趣暂时转移到Lyft上来。替补队员并不总是饮水机守护神,主力受伤就意味着命运女神在微笑,不是吗?
和优步相比,Lyft是一家中规中矩的本土企业。截至目前,它没有任何海外扩张野心。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既没有资金实力,也缺乏技术积累。它采用的策略仅是“拿来用”。伙伴名单倒是琳琅满目,除了福特、塔塔、捷豹路虎、通用这些车企(这些车企也是Lyft的投资人),还有谷歌旗下的Waymo、创业企业Drive.ai、nuTonomy等。
Lyft只满足于与这些公司合作,充当他们的测试平台。未来的前景,不过是这些公司温和的长期主顾而已。这样对待网约车的未来技术落脚点,在优步看来,未免太过于漫不经心。后者则大刀阔斧地投资自动驾驶技术,并雄心勃勃地打算开发综合解决方案。为此优步与谷歌发生了激烈的人才和专利权争夺。后者直接导致了优步的创立者们退出董事会。
Lyft很难认为当下寻求变现是好时机,不过它的管理层更痛感到资金瓶颈。优步在估值达到500亿美元的时候都没有碰到的问题,Lyft在60-80亿估值的时候就碰到了。
由于优步的挤压,Lyft一度发生了融资困难。2015年底,福特领投10亿美元融资,当时Lyft的估值55亿。而Lyft痛感“粮草”匮乏,几乎立即启动新一轮融资,但拖到2017年4月才完成。
Lyft今年上半年能够完成的新一轮融资,还多亏了优步面临的内部问题。这更坐实了Lyft的备胎定位。
Lyft的CEO罗根·格林(Logan Green)曾经称,美国运输市场价值25万亿美元,容纳得下两家乃至更多家网络打车公司。25万亿固然大得吓人,但格林无疑偷换了概念,公共打车平台可以跨越各种地理限制运营。美国没有发生打车软件公司林立的现状,正说明这个市场不大,所有对手不得不在虚拟空间脸贴脸竞争。
在投资人肉痛之前打垮对手,一度成为这类公司的唯一战略。滴滴和快的、以及后来的优步之间的战争,曾经每月都烧掉几亿人民币的补贴。虽然Lyft也干过类似的事,相较滴滴的大手笔,当然是小巫见大巫。Lyft从未获得无限开火权,手头的钱必须省着点花。全世界范围内,所有打车软件公司都是赔钱的,Lyft也不例外。在扩张速度上被甩下一大截,Lyft尚能淡定,但如果维持运营都有点吃力的时候,变现不是坏主意。
不过,Lyft首先想到的不是上市。
无法从对手麻烦中真正获益
去年夏天,有关Lyft叫卖自身的消息不胫而走。理由是它聘请了Qatalyst Partners LP作为资本顾问,后者以推动科技公司并购而闻名。当时有好事的记者问及卡兰尼克,后者还半开玩笑地表示,不打算对Lyft出价。
到了去年8月份,Lyft拒绝了通用6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投资人变东家的事情,从求之不得变成十动然拒,画风突变。
是因为此时优步已经陷入内乱,给了Lyft重新认识自身估值的机会吗?
Lyft从不置可否到公开否认出售传闻。创始人兼总裁 约翰·齐默称,Lyft没有寻找买家,也不打算卖掉自己。否认的时间点是耐人寻味的。
据说,Lyft创始人团队咨询了战略投资人意见后,拒绝了通用的提议。这些私募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基金会,后来都参加了新一轮募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虽然Lyft管理层和创始人团队,当时尚未得到钱,但得到财务支持承诺,就顺势放慢了变现节奏。
这笔6亿美元的融资被视为pre-IPO轮,即上市前的预演和卡位。
同时新的好消息是,Lyft在二级市场的股票折价率已经从20%回升到9%—13%之间,齐默称“买方意愿强烈”。不过,因为Lyft尚未进行IPO,所有交易都是私下里进行的,无法观察到实时成交价格。
Lyft聘请的咨询公司没有一个公开露面,无论投行,还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律事务所。这使得业内对传闻颇为疑惑。
不过,Lyft管理层开始宣传较小估值的好处:便宜(废话)。于是媒体分为两派,路透社认为Lyft对IPO是认真的,而美国财经媒体则不置可否,这是漠视传闻的经典做法。
遗憾的是,优步的丑闻和官司缠身,并不能成为Lyft估值持续大涨的理由。因此将Lyft的IPO想象成华尔街的盛宴,是不现实的。第五大道最近一次狂欢是阿里巴巴上市。
社交媒体上“删除优步运动”给Lyft带来的新乘客增加,也被视为只具备短期效果。随着优步新管理层就位,并有望解决他们与谷歌之间的争执(毕竟相关的高管和技术人员都离职了),Lyft仍旧得回到小媳妇的位置。这对于吸引二级市场的投资人热情是不利的。
在强大对手压制下的Lyft,是否IPO并非关键,如何做大业务,并做点和“高科技”标签相符的战略级举措,才是洗脱尴尬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