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下午最后一个专题报告,有请嗒程科技未来出行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孝先先生,为大家带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产业链价值与发展方向的报告,大家欢迎。

陈孝先:大家下午好。我是嗒程科技的陈孝先,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公司,肯定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嗒程。

这是目前嗒程在全国开始运营的城市,我们是今年成立的新公司,相当于在共享出行这个领域里面是一个新兵。这是我们的业务主要分享,分时租赁是我们业务中的一项,也是我们率先开展的一项,我们还有约车、长足、嗒程优选、汽车社交等等。大家也知道在分时租赁领域,尤其是电动车的分时租赁领域,它涉及的产业链非常复杂,上游是新能源车,因为我们要采购新能源车,接着我们要对新能源车进行智能化的改造,远期还有无人驾驶的技术。这个车投放到城市里,我们要有网点,要有动力的补给,要充电装,本身这个车还要进行保险、售后维修,后市场的很多服务。所以电动车的分时租赁是一个各项产业集中的,高度集中到分时租赁的一个产业,所以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创新研究院。在这个创新研究院,我们一方面是对整个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同时也会对相应的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的技术进行开发。

接下来我开始今天演讲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叫“分时租赁的产业链价值”,全称应该叫做电动车分时租赁的产业链价值,我主要分成五个方向来讲:第一,用户需求。第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第二,城市交通规划。第四,智能网联。第五,无人驾驶。接下来会重点讲两项大家可能关注度比较热的技术,一个是车联网的技术,一个是自动驾驶的技术。

关于用户需求这方面,我就简单略过,刚才前面我们几位老总讲了很多,本来我想重点讲的,后来我一看他们讲得非常好,已经把我要讲的概括掉了。整个分时租赁的需求,从我们后台监控到的数据来看,一个是真实存在,一个是蓬勃发展的,这一块我不细讲了,后面讲到具体技术方面的创新方面还会讲到。

接下来我重点讲一下分时租赁与新能源汽车租赁行业,业内也是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从三方面来讲,第一,国家的战略与政策。大家也都知道电动车本身在我们国家近5年来是一个高度补贴的行业,纯电动路线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战略。大家也知道2020年,整个电动车的补贴全部结束了,现在在业内,包括主机厂,包括新能源车整个行业内,大家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心态,当然有一种就认为这个补贴停止之后,因为现在电动车的价格还达不到跟燃油车进行一个价格优势的比拼,大家认为随着补贴的停止之后,电动车就卖不动了,包括为什么现在很多新能源车都要赶在2020年前交付,他也是为了赶补贴最后的一扇门。

这一块从我们自己对行业的研究来看,我们自己有两个认识,一个是补贴停止之后,这个纯电的国家战略肯定是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咱们国家对纯电的补贴,这5年累计应该超过1000亿了,这一次补贴的逐步停止,其实是这种战略下的战术调整。接下来国家会怎么去鼓励纯电的发展?我们想可能是两个:1、从产业链的上游。原来都是补贴车的,原来都是对车在销售环节直接进行补贴,现在我们也能看到,从我们了解到业内的信息,后续会逐渐转到核心的动力电池技术,并不是直接对车进行补贴,是对我们自有的核心电池技术进行补贴;2、跟分时租赁相关很大,会在车的最终使用端来进行鼓励消费和使用,其实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今年陆续出台,很多地方针对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已经出台了很细的规定,其中最明确的就是必须是纯电的电动汽车。大家可能也能看到,这是一个对分时租赁领域一个最大的政策导向,一会儿我还会谈到在整个交通体系,包括网点充电这一块,国家也都有配套政策的支持,也就是说虽然2020年补贴停了,但是从上游的核心技术,包括到下游的汽车最终使用运营消费,国家还是会在进行一个更精准的,或者说一个更有效率的补贴,其实从分时租赁来说是一个受益的一方。

当然,今年9月份发改委的意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现在把增城市也列入到纯电里面了,大家留意一下,我们也肯定会再继续关注这一块。

从消费者的接受和使用。这一块是这样的,截至到9月份中国的纯电动车是44万辆的销售量,总销量还是在2000万辆以上,可以说私家车这个市场,纯电的车现在还不是主流的消费车型。为什么?很简单,个人用户一个是里程焦虑,虽然现在已经续航到300、350,甚至达到400了,但是从用户角度来说,他先天跟燃油车进行比较,他的里程焦虑还是存在。第二个是充电体验非常差,这也是根据我们国情有关系的,虽然我们看到特斯拉在今年三季度默多桑已经实现单季度的盈利,而且在美国市场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但是电动车的应用不光是车型本身,还涉及到动力的补给和交通规划,美国的国情和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用户在购买私家车,选择电动车的选择上,他仍然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我们看到在限号,或者由于它特殊的使用需求去买这种电动车,但是从分时租赁的角度来说恰恰相反,这个对分时租赁来说我们认为是一个很利好的情况,比如我们现在第一个城市是在郑州,我们第一个投入运营的城市,郑州现在实行了单双号限行,而且不分周六、周日,这对用户来说快疯掉了,但如果有了我们这样一个电动车作为分时租赁来使用,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为什么说分时租赁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因为用户他自己买电动车,他一定为里程焦虑,一定为充电苦恼,但是他选择一个分时租赁的电动车,他是没有这个焦虑的,只要你这个车够我这一次的电量使用就可以了,我停到附近的网点就可以了,剩下这个车我开完之后怎么再去充电,充电要等多长时间,还要恢复到多大里程的数量,这个我就不管了,这个是由你们出行运营商去考虑的事情。所以相当于把电动车目前在中国遇到的问题转化到分时租赁的运营商身上,对用户来说他避免了这方面的困扰,同时如果你提供的服务,就像刚才几位同行的老总也介绍过了,如果你的网点密度足够,让用户使用车很方便,你的价格足够低,比我打车还要优惠,他一定是很乐意使用的心态。我们自己嗒程的用户,在运行了三个月的时间之内,我们也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和调研,包括我们选了前20位的,前一批随机收取了20位使用粘性比较高的用户,我们都做了比较精确的数据分析,包括面对面的进行一些走访和交流,基本上单月的消费最高能达到3400元,这20个用户。我们看到用户对使用你的车,计算得是非常的细,他会算我用你的车,这一次花销费用跟我如果买车的话,因为他们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车的,跟我买车的购置成本,每年上保险的费用,能源使用的费用,我要烧多少油,违章方面,他都会算,最后结果是大大节省了他的支出。所以从消费者的接受和使用来看,我们接下来分时租赁这一块会更大的吸收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过来使用。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可以看到分时租赁会促进汽车产业本身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开发。为什么这么说?我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拿共享单车为例,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我们印象中的自行车那就是我们自己买的自行车,而且它还在不断往越来越高级的自行车发展,但是共享单车出现以后,自行车行业本身就被改变了,就像摩拜和OFO的车,你想自己买一个车,你不会买这样一个车型的。当某一种交通工具从个人拥有变成一个像分时租赁也好,或者是像未来公共产品使用也好,对本身产品形态和技术形态,这个改变是多方面的。我们现在看在做分时租赁的出行服务厂家这边,其实大家或多或少都开始对车提出了一些定制化的需求,包括已经有在做定制车型的一个尝试,我们看到的,比如像滴滴,他们现在计划专门推出针对共享出行的车型,具体的车型主要会在哪些方面?从我们目前来看,针对电动车来说最大的一块是在它的动力电池部分,也就是说这个车的续航部分,不管是自己买车还是使用分时租赁的车,我们最关注的是电量有多少,续航够不够,我们看到现在政策是有很多需要调整的空间,其实也是借着这样的活动,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向国家相关制定整体国家政策的部门也提出作为分时租赁行业的一点声音。为什么这么说?现在整个国家的电动车政策是在不断的追求续航里程的提升,从技术性角度来说追求的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断的提升,比如到2020年,现在相当于要求单体能量密度要达到300瓦时每公斤,从指标来说要达到300,要求是350,其实现在锂电池,我们现在看到宁德时代或者主流的锂电池基本上在160,这个提升非常大,而且锂电池现在核心的电池原理并没有一个核心的突破,说白了,还是在三元里的正负极上来回,最后带来一个什么问题?第一个就是单一的追求能量比密度尽快提高会导致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隐患非常大,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国家,包括很多院士,我不说名字了,他们对整个电动车国家发展目标的讲话里都提到了安全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我们分时租赁也好,安全性达不到,对一个企业来说肯定是生死存亡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需要太高的,或者是像私家车那样永无止境的续航能力,我们200-250的续航能力就可以了,我们是需要他们提供的。

除了动力电池,包括轮胎的配比,包括内饰材料也都很重要,这个因为时间关系,我不细说了。对整个车的改造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我们后续也希望能跟主机厂那边进行更多的交流。

关于城市的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最重要的对车来说就是停放、充电,包括投放规模,我们现在看到几个城市,很多城市都已经出台了关于停放要求的一些具体促进指导意见,后续我们也是跟城市那边,在各个城市进行具体的沟通。

在嗒程这边是两个方向:1、我们积极参与到这方面的规划;2、我们本身也在做各项技术性创新,因为从我们自身角度来说电动车的分时租赁最终大家拼的还是硬工夫,你怎么成本控制,你怎么提升效率,是你要在你的车端,在你的技术端实现更好的创新,这个创新包括我们现在也在研发车桩一体化的整体技术,包括移动充电的技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技术提高运营效率。

车联网的应用方向。这一块相对来说就不太细讲了,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说在分时租赁的领域里,对车联网的应用是运营重于用户的服务,可能大家也有一种常规思路,就是我做车联网应用,让用户怎么去娱乐得更好,其实不是的,我们目前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们怎么样把我们车的运营,从人工逐渐的转为自动化,降低人公里,提高自动化的效应。这是具体的技术架构。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无人驾驶,无人驾驶这一块,因为大家谈得也比较多了,但其实这里面简单的说,就是分时租赁对无人驾驶最好的一个落地场景,我也认为至少在中国,无人驾驶最快的是在分时租赁的领域里实现它逐渐的演进和最终的落地。

为什么?因为大家现在谈到无人驾驶的时候,比如说L3、L4,这些概念都是很虚的,我们真正做无人驾驶首先强调它的ODD设计标准,你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包括车速,包括道路条件,包括气侯条件,包括对紧急事件的处理机制,我们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去实现无人驾驶技术,最终所谓的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尤其在中国的交通环境下。在不同的条件下不断的实现无人驾驶,我们可以想像现在在哪个行业里可以实现的,比如说像网约车或者像出租车是不可能的,它没有中间过渡的环节,具有中间过渡环节的,我们看到分时租赁是最具备跟无人驾驶技术逐步演进场景的一个行业。

这是嗒程在无人驾驶的发展阶梯:封闭区域内固定线路的L4级无人驾驶接驳,主要是在园区内;2、半封闭区域内,简单的场景,低速的L4级自动驾驶停车场内及周边自动取还车,自动充电。3、公开道路上的无人驾驶编队驾驶。

这是我们最后的场景,自动编队的技术,我们在运营过程中可以多辆车行驶。最后给大家看一下嗒程的战略,今天主要讲分时租赁比较多,我们还有整块的出行服务体系,包括约车,包括长租,也包括汽车社交,很多,我们并不是简简单单从一个单一的业务来出发,我们是一个整体的战略推动。

感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院长。大家都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和思考,我想分享之后,大家应该收获和启发还是非常大的。

刚才我们谈了很多商业模式,未来我们整个为共享出行,应该说是一个生态体系,按我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张建华所说的,今后我们整个汽车产业的竞争可能也会面向是一个以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竞争,最早以前我们单纯产品的竞争,再接下来可能是以整车为龙头产业链的竞争,未来就是我们整个产业体系的一个竞争,也是我们核心竞争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