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岁末,中国汽车业发生了这一年的最后一件大事——12月29日,CHS系统产品成果发布会暨中国首款自主深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交车仪式在深圳举行。
作为国内专注研发混合动力技术总成系统的企业,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HS公司”)此次面向大众展出其自主研发的CHS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成果,搭载该系统的国内首款深度自主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吉利帝豪混动版同步亮相。
众所周知,在混合动力领域,以丰田等跨国巨头为主研发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早已形成专利壁垒,国内车企却缺乏成熟、可以达成强混水平的动力总成技术。这掣肘着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CHS与吉利等企业的努力,有望令形势发生逆转。
中国车企要“有骨气”搞先进技术
“2017年,CHS第二代技术的节油率将由先前的35%提升至超过40%,紧逼世界领先的同类技术。”发布会上,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表示,CHS混合动力系统一系列创新成果,标志着中国“智”造登上世界舞台,并拥有与国际先进技术一较高低的技术实力。
此前在对CHS混合动力系统的测试中,搭载该系统的混动车型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为4.9L,整车排放达到了国V标准,节能减排效果接近国际水平(丰田双擎约为4.2L)。
在钟发平看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不能重蹈传统汽车覆辙,中国汽车企业要有骨气,与外资品牌在世界舞台一较高下。他相信,在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将迎来爆发。
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非常可能达到2800万辆大关,保有量会逼近1.8亿辆。但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占比依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国市场大规模的SUV和MPV车型上市,令一些企业平均油耗不降反升,到2020年很可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百公里低于5L的标准。由此,科力远看到了机会,希望将CHS变成深度混合动力的“国家平台”。
据了解,除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云内动力已经投入资金,江淮汽车、海马汽车等也已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的客车企业,也已经与科力远旗下的CHS进行深度合作。
2016年9月,CHS已于广东佛山建设年产100万台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总成产业化项目,CHS混合动力系统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此次发布会上,搭载CHS混合动力系统的吉利帝豪混动版面世,标志着国内首款自主深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正式落地终端市场(售价预计11万元左右,较传统燃油车贵约2万元)。
“如果产能达到30万台的规模,那么混合动力系统成本能做到与传统汽车相当。”钟发平向汽车K线透露,他预计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2019年实现盈利。
新能源补贴退坡,深度混动或迎机遇
引人注意的是,同样在2016年年底,国家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执行了财政补贴加速退坡的政策,乘用车补贴退坡20%。
更早些时候,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则提出,2020年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8%,2025年提升至20%,2030年提升至25%,由此可见,中国提升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视,以及对其高普及率的期待。
将两者结合起来观察可见,不论是2020年的燃效标准,还是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已经反映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两大主管部门的科技部与工信部,既举起“鞭子”,在新能源领域提高门槛,加强监督惩处,又给了车企其他出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作为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电化学领域专家,钟发平认为,纯电动汽车电池在未来15年内难有巨大突破,能提升燃油效率的混合动力汽车则不一样。
“国家战略太偏执肯定不行。”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在技术领域,应该一主一辅。
“我也考虑过2020年如果所有车企都达不到燃效限值标准,到时可能法不责众。”钟发平说,但是如果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真的做到了,届时监管部门就有章可循,所有的车企都需要为此付出努力。
当前,参与中国首款深度混合动力系统商业化推广的企业,第一批打算推广5000辆,随后第二批将增加2万辆,第三批将达到5万辆以上。
仰赖引进绝非长远之计,国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级竞争产业,提出自主品牌、技术创新、与世界接轨的战略需求,节能与新能源动力系统的自主创新,无疑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